物理化学习题第三章化学势全解

8.合成氨反应的化学计量方程式可以分别用如下两个方程来表示,两者的?rGm和K的关系如何?

31(1) 3H2?N2?2NH3 (2) H2?N2?NH3

22答:?rGm的下标“m”表示反应进度为1 mol时G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现在两个反应式中各物的量成倍数关系,当反应进度都等于1 mol时,得:

?rGm(1)?2?rGm(2) K1?(K2)2

9.工业上,制水煤气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C(s)?H2O(g)?CO(g)?H2(g) ?rHm?133.5 kJ?mol?1 设反应在673 K时达到平衡,讨论下列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①增加碳的含量;②提高反应温度;③增加系统的总压力;④增加水气分压;⑤增加氮气分压。

答:① 只要碳是纯的固态,则它的活度等于1,它的化学势就等于标准态时的化学势,在复相化学平衡中,纯固态不出现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则增加碳的含量对平衡无影响。 ② 提高反应温度会使平衡向右移动,因为这是一个吸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对正反应有利。

③ 增加系统的总压力,虽然不影响平衡常数的数值,但是会影响平衡的组成。因为这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平衡向体积变小的方向移动,会使平衡向左方移动,不利于正向反应。所以,工业上制备水煤气时,一般在常压下进行。 ④ 水是反应物,增加水气的分压,会使平衡向正向移动。

⑤ 氮气在这个反应中是惰性气体,增加氮气虽然不会影响平衡常数的数值,但会影响平衡的组成。因为这是个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增加惰性气体,使气态物质的总的物质的量增加,相当于将反应系统中各个物质的分压降低了,这与降低系统的总压的效果相当,起到了稀释、降压的作用,可以使产物的含量增加,对正向反应有利。

10. 五氯化磷的分解反应为

PCl5(g)=Cl2(g)+PCl3(g),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

应达平衡后,改变如下条件,五氯化磷的解离度将如何变化?并解释为什么?设所有气体均为理想气体。

(1) 降低系统的总压;

(2) 通入氮气,保持压力不变,使体积增加一倍; (3) 通入氮气,保持体积不变,使压力增加一倍; (4) 通入氯气,保持体积不变,使压力增加一倍。

答:(1) 降低总压有利于正向反应,使五氯化磷的解离度增加,因为这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

(2)通入氮气,保持压力不变,这对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有利,相当于起了稀释、降压的作用,所以五氯化磷的解离度会增加。 (3) 通入氮气,因保持体积不变,压力和气体的总物质量同时增加,它们的比值不变,所以平衡组成也不变,五氯化磷的解离度亦不变。

(4) 通入氯气,增加了生成物的含量,使平衡向左移动,对正向反应不利,会使五氯化磷的解离度下降。

四.概念题参考答案

1.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当反应的?rGm?5 kJ?mol?1时,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为 ( ) (A) 正向自发进行 (B) 逆向自发进行

(C) 无法判断 (D) 反应不能进行

答:(C)。 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要用等温、等压且不做非膨胀功的条件下?rGm的变化值,而不能用?rGm的值。除非该反应是在标准压力下进行,则?rGm>0,反应能逆向自发进行。或者?rGm是一个绝对值很大的负值,改变压力商也不可能改变?rGm的符号,则?rGm也小于零,这时可以估计反应能自发正向进行。

2.理想气体混合物在化学反应达平衡时,应该使用下列哪个关系式? ( ) (A)?rGm??RTlnKp (B)?rGm??RTlnKp

(C)?rGm??RTlnKx (D)?rGm??RTlnKc

答:(B)。根据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对数项中用pB/p表示,在化学反应等温式中,对数项中是压力商Qp,达平衡时,是平衡时的压力商,所以标准平衡常数是Kp,相应的G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为?rGm。

3.理想气体反应CO(g)?2H2(g)?CH3OH(g)的?rGm与温度T的关系为:

?rGm/(J?mol?1)??21 660?52.92T/K。若要使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1,则应控制的反

应温度为 ( ) (A) 必须低于409.3℃ (B) 必须高于409.3 K (C) 必须低于409.3 K (D) 必须等于409.3 K

答:(C)。?rGm与标准平衡常数Kp的关系式为?rGm??RTlnKp,要使Kp?1,则?rGm?0。从已知的关系式,解得T?409.3 K。要使反应在标准压力下能自发正向进行,?rGm必须小于零,所以,根据已知的关系式,反应温度必须低于409.3 K。

4.在973 K时,反应CO(g)?H2O(g)CO2(g)?H2(g)的标准平衡常数

Kp?0.71。若将如下各分压的理想气体混合在一起,pCO?100 kPa,pH2O?50 kPa,pCO2?10 kPa,pH2?10 kPa,在相同温度下,反应的方向将 ( )

(A) 向右进行 (B) 向左进行 (C) 处于平衡状态 (D) 无法判断

答:(A)。有一个可以作为判据的化学反应等温式为

(?rGm)T,p??RTlnKp?RTlnQp

如果若Kp>Qp,则(?rGm)T,p<0,反应可自发向右正向进行。这个反应的Qp值为

Qp?10?10?0.02

100?50Qp远小于Kp的值,所以反应自发向右进行。5.在350 K时,NH4HCO3(s)发生分解反

应的计量方程为

NH4HCO3(s)3NH3(g)?CO2(g)?H2O(g)

设在两个容积都等于10 dm的密闭容器A和B中,分别加入纯的NH4HCO3(s)1.0 kg和

20.0 kg,保持温度不变,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容器中压力相等 (B) A 内压力大于B内压力

(C) B内压力大于A内压力 (D) 必须经实际测定方能判别

答:(A)。因为容器的体积有限,NH4HCO3(s)都是过量的,在相同温度下,两密闭容器中的分解压力相同。

6.根据某一反应的?rGm值,下列不能确定的是 ( ) (A) 标准状态下自发变化的方向 (B) 在?rGm所对应的温度下的平衡位置

(C) 在标准状态下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膨胀功 (D) 提高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情况

答:(D)。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情况,要用van’t Hoff公式判断,要根据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来决定提高温度对平衡有利还是不利,而用?rGm不好确定。

7.某实际气体反应,用逸度表示的标准平衡常数 随下列哪个因素而变 ( ) (A) 系统的总压力 (B) 催化剂 (C) 温度 (D) 惰性气体的量

答:(C)。实际气体化学势的标准态与理想气体是一样的,其标准态化学势仅是温度的函数,所以标准平衡常数也是温度的函数,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8.在某一反应温度下,已知反应(1)2NH3(g)数为Kp(1)?0.25。那么,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

3H2(g)?N2(g)的标准平衡常

31H2(g)?N2(g)22NH3(g)的

标准平衡常数Kp(2)为 ( )

(A) 4 (B) 0.5 (C) 2 (D) 1

答:(C)。第二个方程是第一个方程的逆过程,标准平衡常数是第一个方程的倒数。而第二个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是第一个方程的一半,则标准平衡常数应开1/2次方,所以

?1? Kp(2)???K(1)???p?12?1?????0.25?12?2

9.在298 K时,某化学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能变化的变化值?rGm<0,则反应对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将 ( ) (A) K?0 (B) K>1

<1

<0,K>1。

(C) K<0 (D) 0

(D)

CaO(s)?CO2(g)

CO2(g)?H2(g)

NH3(g)

31H2(g)?N2(g)22PCl5(g)?Cl2(g)?PCl3(g)

答:(C)。增加系统的总压,虽然不改变标准平衡常数,但是对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

有利,能使产物的比例增加。这里只有(C)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

11.在等温、等压的条件下,反应C(s)?H2O(g)?CO(g)?H2(g)的平衡常数和转化率分别为Kp(1)和?1。充入一定量的N2(g)后,再次达平衡时的平衡常数和转化率分别为

Kp(2)和?2。两者的关系为 ( )

(A) Kp(1)?Kp(2),?1>?2 (B) Kp(1)>Kp(2),?1>?2 (C) Kp(1)

12.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5(g) 在一密闭刚性容器中达到分解平衡。若往容器中充入氮气,使系统的压力增加一倍,则 PCl5的解离度将 ( )

(A) 增加 (B) 减少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