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试题及答案[1]

C.《大元通制》 D。《元典章》

17.下列关于中华法系的叙述:①中华法系是世界五系之一。②中华法系的母法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③礼法结合是其基本特征。④从立法和法典结构上看\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从司法体系上看,\行政兼理司法\。正确的有:( )。 A.①② D.①④ C.④ D.①②③④

18.\十恶\中危害国家安全的是:( )。 A.内乱 B.谋反 c.谋叛 D.恶逆

19.明代在\重典治世\思想的指导下,在继续适用封建制的五刑制度以外,刑罚上更加趋以严酷,设置了许多新的残酷的刑罚方式,包括( )等。 A.凌迟刑 B.廷杖制度 C.枷号刑 D.充军刑

20.与唐律相比较,明律中对下列那些犯罪行为的处罚会加重。( )。 A.不孝罪 B.谋反 C.谋大逆 D.强盗罪

23.\诸断罪而元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是唐律中有关( )的规定。 A.类推 B.法律适用 c.法律解释 D.自由裁量

24.唐代不计利息的消费借贷称为:( )。 A.举取 B.便取 C.欠负 D.出举

25.依唐律规定,凡是把无罪断成有罪、轻罪断成重罪的叫做( )。 A.出人罪 B.人人罪 C.出罪 D.入罪

26.唐律中有关拷讯的限制没有以下哪一项? ( )

A.依法案有议、请、减等特权的不得刑讯 B.老小废疾不得刑讯 C.女犯不得刑讯 D.拷囚不得超过三次

27.中华法系在(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A.隋朝 B.唐朝 C.清朝 D.明朝

28.宋朝路一级设置的司法机关称( )。 A.提刑按察使司 B.提点刑狱司 c.肃政廉访司 D.行御史台

29.两宋时期对于绝户家庭,凡是\夫亡而妻在\,立继从妻,称为( )。 A.立继 B.命继 C.户绝 D.在室女继承 30.明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 )。 A.明德慎罚 B.刑无等级 C.重典治国 D.德主刑辅 31.明朝中央审判机关是( )。 A.大理寺 B.刑部 C.都察院 D.御史台 32.延杖制度设立于(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33.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建立起来的王朝,在法律上还保留有大量的民族习惯法。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实行民族不平等政策,公开宣扬民族之间的歧视,将全国人民划分为( ),每一等人都享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A.一等人 B.三等人 C.四等人 D.五等人

34.明代地方省一级的司法机关是( )。 A.提刑接察使司 B.提点刑狱使司 c.肃政廉访司 D.通政使司 35.我国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 )。 A.《大清律集解附例》 D.《大清新刑法》 c.《大清会典》 D.《大清律例》

36.在清朝,哪个机关负责少数民族的事务? ( )

A.宜政院 B,大宗正府 C。审刑院 D.理藩院

37.《大清律例》规定了定期修例制度,即 ( ),这一原则实际上是\修例而不修 律\,既保持丁律文的稳定性,又通过定期 的修例,从而使得国家的法律能够适应社

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A.\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 D.\五年一小修,八年一大修\ c.\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 D.\三年一小修,八年一大修\ 38.《大清民律草案》共分( )五编。 A.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 B.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 c.总则、物权、继承、诉讼、人法 D.总则、人法、物法、家制、诉讼

3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仿效资产阶级刑法体例和原则制定的刑法典是( )。 A.《大清现行刑律》 D.《大清律例》 c.《暂行新刑律》 D.《大清新刑法》

40.按照明代的诉讼审级管辖原则,省一级的提刑按察使可以审理( )以下的案件。

A.死刑 D.流刑 C.权刑 D.徒刑

41.北洋政府统治时实行的刑事法典是 ( )。

A.《中华民国刑法》 B.《修正刑法草案》 c。《暂行新刑律》 D.《刑法第二次修正案》

42.以1932年实行《法院组织法》,国民党政府的司法审级实行( )。 A.四级三审制 D.三级三审制 C.四级二审制 0.二级终审制

43.宋朝为对起义农民加强司法镇压,制定了 ( )。

A.《沈命法》 B.《见知故纵法》 c.《盗贼重法》 D.《阿党附益之法》 44.\党\之条首创于( )。 A.秦律 B.汉律 C.元律 D.明律

45.在中国法制史上,司法管辖区分为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开始于( )。

A.南就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清末 D.国民党政府

46.领事裁判权最早是在( )中规定的。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英《天津条约》

D.1864年清政府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 4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政权体制是( )。 A.议行合一 B.责任内阁制 C.二元制 D.总统制

48,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法律依据是( )。 A.《中华民国宪法》 B.《训政纲领》 c.《戡乱总动员令》 D.《限制异党活动办法》

49。明朝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爵审理重囚的制度称( )。 A.九卿会审 B.三司会审

C.朝审 D.秋审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惯犯。根据《尚书·康诰》记载,西周时期就对过失与故意、,惯犯与偶犯有了明确区分:膏是指过失;非、眚是指故意;惟终是指惯犯;非终是指偶犯。 2.答案:D

解析:西用的民事法律制度。\质剂\是适用于买卖关系中的契约形式。其中\大市以质,小市以剂\。 3.答案:B

解析:西用的诉讼审判制度。通过对长期以来司法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西周时期形成了审理案件的\五听\制度,所谓\五听\即是辞听、气听、耳听、目听和色听。

4.答案:C

解析:秦朝的法律形式。《法律答问》是秦朝主要的法律形式之一。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商朝的刑法总体情况。商朝的刑法已在夏朝删法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朝的罪名已明显多于夏朝,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6.答案:C

解析:秦朝的刑罚。城旦舂是泰朝徒刑中的一种,它强制犯人修筑城墙、舂米之类的劳役,其中男子修城墙,女子舂米,合称为城旦舂。 7.答案:B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