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IC卡智能水表控制系统设计[附程序 图]

第2章 设计思想与方案论证

本章对智能水表的设计思想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在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智能水表的设计方案,还针对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最终确定为采用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IC卡智能水表方案。

2.1 设计思想

智能水表区别于传统的人工抄表就是应该具有一定的智能控制功能。针对目前供水部门与用户的实际情况,本设计对智能水表应该具有的功能提出了以下设计思想:

1. 统计功能:当用户插入有效卡时,将购买水量与剩余水量自动相加,并且存入E2PROM以防丢失;当用户用水时,将剩余水量与用水量 自动相减,并且存入E2PROM以防丢失。

2. 自动供停水功能:当剩余水量为0时,自动关闭阀门;购水后,阀门开启。 3. 显示功能:采用6位LED显示,可随时查询累计用水总量及可用剩余水量。 4. 报警功能:当剩余水量减少到一定量时,报警提示用户购水。

5. 掉电自动保护数据功能:掉电后,数据依然可以被保存。当恢复供电后,数据自动恢复。

6. 一户一卡的功能:通过设立用户信息和用户校验码的方式实现一户一卡。即一个水表只能使用一个用户专用卡,插入其他卡片无效。

7. 欠电自动关闭系统的功能:当电池电压或电池容量掉到规定数值后,意味着电池可能已经快没有电了,此时,水表应会自动将阀门关闭并使系统处于休眠状态,并报警提示。

8. 防拆卸功能:在表体和接头管件上设置铅封口并可进行防伪铅封处理,以防止随意拆卸水表的行为。即使被拆卸后,单片机立即关闭阀门,以防偷水。

2.2 方案比较

针对上述设计思想,提出了三种智能水表的设计方案。下面对它们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1. 方案一:脉冲发讯集中抄收式智能水表系统

工作原理:由表具不断发出脉冲信号,经采集器对脉冲信号进行采集、累加、存储和数据上传。

优点:发讯式集抄系统目前在国内已普遍采推广应用方便,价格较低,只要生产厂商、系统集商严格把好每一环节的质量关,且发讯不随时间产生疲劳损伤,此系统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适于一定历史时期的过渡产品。

缺点:(1) 初始化及维护工作量大;(2) 磁铁强磁场干扰;(3) 电能耗费。 2. 方案二: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水表自动抄收系统

工作原理:自动抄收系统主要由小区管理中心计算机(主控机)、水表数据采集器、采集服务器、中继站等几个部分组成,是一种智能化多用户能耗集中自动抄收系统。其原理是将原能耗计量表的流量转换为脉冲信号,经信号传输线至系统总线,由接口电路通过有线传输或主机直接抄读,最后经微机管理,实现耗能数据的自动处理。

优点:CAN现场总线的方式来传送数据,以克服市场已有传送方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其传送方式可实现10公里范围的小区抄收工作,同时性能比同类系统稳定可靠。采用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全局广播等几种方式,数据收发灵活,可实现全分布式多机系统,且无主从机之分,便于实现设备异常主动报警。节点故障自动关闭,不影响网络性能,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且不关闭总线即可任意挂接或拆除节点,方便了系统的调试和维护。

缺点:前期经济投入太多,需要大量的专业网络维护人员,维护工作量大。设计过于复杂,太难,且不容易实现[4]。

3. 方案三:基于89C2051单片机的IC卡智能水表系统

工作原理:以接触IC卡或非接触射频卡作为媒介,将各种信息输入表中控制系统来自动开关阀门(供水或停水),由用户到自来水公司网点先预购买水量,再将用水量通过IC卡输入表中控制系统,等水量用尽即自动关阀并中断水的供应,报警器在设定水量用完之前会自动报警以提醒用户购水,达到“先买水、后用水”的目的。

优点:在用户不缴费的情况下可自动断水,有效控制收费单位的资金回笼,不需要人工上门抄表、收费,减少抄表员。

缺点:(1) 电磁阀在长期开启状态下由于水垢和水中杂质而影响阀门关闭,使用户在不缴费的情况下继续用水,而收费单位还一无所知,一旦发现也无法向用户追缴多用水费;(2) IC卡表也是由发讯脉冲进行累加计量,如果人为强磁干扰或强电瞬间电击,也会造成芯片损坏,从而无法计量;(3) 锂电池在长期使用中是否能达到设计年限还有待考证,到期后由谁负责更换是个问题。

随着微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上该方案的缺点我们通过可行的具体方案基本可以解决了。该方案所设计的IC卡智能水表主要由开关阀门控制模块、流量采样模块、微处理器、电源模块、IC卡读写模块、数据存储器模块、显示模块等组成[2]。

2.3 方案选择

从投入成本来看,方案二需要建立一整套的网络系统,所需设备多,前期所需经济投入最大,方案一次之,方案三最低。

从设计的难易程度来看,方案三融合了微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IC卡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已经相当成熟,最容易实现,方案二最难,方案一次之。

从维护成本来看,方案二是由一个专用的网络系统组建而成,需要专业的网络技术维护人员,它的维护成本最高,方案一次之,方案三最低。

从长期效益来看,随着技术的成熟,社会各行各业网络化进程的加速,方案二必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它所达到的效益最佳,方案三次之,方案一最差。

综合考虑以上三种方案,根据现在的各种实际情况、现有技术水平和设计要求,我们选择了第三种方案基于89C2051单片机的IC卡智能水表系统来进行设计。

第3章 IC卡智能水表的硬件设计

本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介绍的是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针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个硬件模块的原理和电路进行了具体的介绍。还对各种器件的选择(如微处理器、传感器等)做了详细的分析。

3.1 主系统的构成

根据设计要求,所要设计的系统除了解决最基本的正常供水还应具有一定的智能功能。主系统的框架图如图3.1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系统由这样一些功能模块组成:微处理器、流量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IC卡接口电路、E2PROM数据存储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电源模块、电磁阀驱动电路以及其他辅助电路。所有模块的设计均考虑了低功耗的要求,本系统采用外接3节5号电池供电,内部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备用。系统时钟采用外接晶振方式,约为6MHz。

电磁阀进水流量传感器供给用户信号处理模块IC卡接口电路驱动电路微处理器片外EEPROM显示/报警电路电源模块 图3.1 主系统框图

IC卡智能水表工作原理:首先由用户购买IC卡(即用户卡),并携IC卡至收费工作站交费购水,工作人员将购买水量等信息写入卡中。用户将卡插入IC卡水表,卡表内单片机识别IC卡密码并确认无误后,将卡中购买水量与表内剩余水量相加后,写入卡表内存储器,同时必须将IC卡内购水值清零。当用户用水时,由流量传感器采进来的信号以脉冲形式触发单片机的外部中断INT0,换醒单片机,进行用水处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