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题

6.统计报表的特点是( )

A.资料口径范围的统一性 B.按统一的保送时间上报

C.报送方式不同 D.建立在原始记录的基础上,资料可靠 E.自上而下逐级填报

7.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 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 8.下列情况下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D.农产量调查 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 9.重点调查的特点包括( )

重点单位的数目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很小 重点单位可以随着所调查的标志的改变而改变 其主要目的是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重点单位的标志值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 有时也可用来推算总体标志值 10.典型调查的含义包括( )

A.有意识地选择调查单位 B.事先对调查对象有所了解 C.调查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 D.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E.为特定的目的专门组织织的调查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ii)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是( )

A.统计分析的前提,统计调查的继续 B.统计研究的初始阶段

C.统计研究的最终阶段 D.统计调查的前提,统计分析的继续 2.统计整理的资料( )

A.只包括原始资料 B.只包括次级资料 C.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D.是统计分析的结果 3.统计分析的关键在于( )

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B.正确确定组限和组数 C.正确划分分组界限 D.正确选择分组数列的类型 4.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B.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5.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A.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B.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 6.复合分组是( )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

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D.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

7.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 A.品质分组 B.复合分组 C.混合分组 D.变量分组

) 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 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 可以用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 D.无法分组 9. 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3 4 5 4 2 4 3 4 3 4 2 4 3 2 2 6 4 5 5 4 可采用的分组是( )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10.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另立一组 1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 ) A.重叠 B.相近 C.不等 D.间断

12.某连续变量分组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 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520 B.510 C.500 D.490 13.按组距式分组( )

A.不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B.会增强资料的真实性 C.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D.所得资料是虚假的 14.次数分配数列是( )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15.在全距一定的条件下,组距的大小与数组的多少(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无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16.一般情况下,按成绩分组的学生人数表现为( ) A.正态分布 B.U型分布 C.J型分布 D.统计分布

17.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 )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 第四种 80%-89% 80%以下 80%以下 85%以下 90%-99% 80.1%-90% 80%-90% 85%-95% 100%-109% 90.1%-100% 90%--100% 95%-105% 110%以上 100.1%-110% 100%-110% 105%-115% 110.1%以上 110%以上 115%以上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是( )

A.统计调查的继续 B.统计设计的继续 C.统计调查的基础 D.统计分析的前提 E.统计分析的基础

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的关系 3.统计分组体系的形式有( )

A.数量标志分组和复合标志分组体系 B.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 C.简单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 D.复合分组和平行分组体系 E.复合分组和复合分组体系

4.在组距数列种,组中值是( )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替各种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放式分组中无法确定 D.在开放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E.就是组平均数

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 )

A.总体单位的多少成正比 B.组数的多少成正比 C.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D.全距的大小成反比 E.全距的大小成正比

6.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是( )

A.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B.变量值的大小 C.组距 D.组限 E.组数 7.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又成为次数

8.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程度,可分为( ) A.简单表 B.一览表 C.简单分组表 D.单一表 E.复合分组表

9.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10.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

A.企业按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 C.工人按产量分组 D.职工按工龄分组 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 第三章 综合指标

一、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2. 某高等院校2000年在校生人数为9500人,毕业生人数为2000人,上述两指标(A.均为时期指标 B.均为时点指标 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D.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4.下面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A.出勤率 B.合格率 C.工资总额 D.计划完成百分数 5.全国的粮食产量与人口数之比是(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数量指标 6.某年级全部学生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这种指标属于( ) A.比较相对数 B.强度相对数 C.结构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7.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4%,执行结果提高5%,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的程度为( )

A.5%—4% B. C.—100% D.—100% 8.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

A.商品销售额 B.商品购进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流通费用额

9.逐年减少的耕地面积和逐年增加的棉花产量,上述二指标( ) A.均为时点指标 B.均为时期指标

C.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D.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10.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

A.有名数 B.实物单位和货币单位 C.无名数 D.无名数和有名数 11.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时,分子和分母( )

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D.只能是平均数 12.下列相对数中,用有名数形式表现的有( )

A.结构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1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

A.结构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14.某市某年零售商业网密度=人/个,该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强度相对数正指标 C.强度相对数逆指标 D.无法判别 15.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 )

A.总体部分总量与总体单位总数之比 B.总体标志总量与另一总体总量之比 C.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数之比 D.总体标志总量与权数系数总量之比

16.在变量数列中,若标志值较小的组,而权数大时,计算出来的平均数( ) A.接近标志值较大的一组 B.接近标志值较小的一组 C.不受权数影响 D.仅受标志值影响

17.假定标志值所对应的权数都缩小1/10,则算术平均数( )

A.不变 B.无法判断 C.缩小1/100 D.扩大十倍

18.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第二批产品废品率为1.5%,第三批产品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平均废品率为( ) A.1.5% B.1.6% C.4.5% D.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