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题

19.各变量与平均数离差之和( )

A.等于各变量之和的平均数 B.等于零

C.等于最小数 D.等于最大值 20.各变量值与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 )

A.等于各变量之值之和的平均数 B.等于零

C.等于最小值 D.等于最大数 21.若单项式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减少一倍,而权数都增加一倍,则其算术平均数( ) A.增加一倍 B.不变 C.减少一倍 D.无法判断 22.不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23.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条件是( ) A.各变量值不相同 B.各变量值相同 C.各组次数不相同 D.各组次数相同

24.用标准差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时,要求这两个总体的平均数( ) A.相差不大 B.相等 C.相差很大 D.不等 25.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小于乙的标准差,则( ) A.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 B.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 C.乙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 D.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二、多项选择题

1.时点指标的特点有( )( )( )( )( )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断计数 C.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D.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E.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无关 2.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的只要形式有( )( )( )( )( ) A.实物单位 B.劳动单位 C.价值单位 D.总体单位 E.衡量单位 3.生猪存栏数是属于( )( )( )( )( )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时期指标 D.数量指标 E.时点指标 4.下列相对数中,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的指标有( )( )( )( )( ) A.结构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E.计划完成相对数 5.位置平均数指( )( )( )( )(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6.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 )( )( )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E.进出口总额

7.下列相对数中,分子和分母属于同一总体的有( )( )( )( )( )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动态相对数 E.计划完成相对数 8.下列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数的有( )( )( )( )( ) A.每人平均国民收入 B.出生率 C.每人平均年龄 D.每个职工平均工资 E.每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 9.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 )( )( )( ) A.商品购进额 B.商品库存量 C.储蓄额

D.土地面积 E.森林资源量 10.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 )( )( ) A.工业总产值 B.某县人口数 C.工资额 D.收购金额 E.在校生人数 11.平均数的种类有( )( )( )( )( )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 1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 )( )( )

A. 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 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 D.不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影响 E.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

13.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 )( )( )( )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调和平均数 E.几何平均数 14.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 )( )( )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5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15.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 )( )( )( )。 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B.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C.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D.说明标志值的离中趋势 E.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16.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用无名数表示的有( )( )( )( )(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平均系差数 E.标准差系数 17.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发现,甲的标准差大于乙的标准差,甲的平均数小于乙的平均数,由此可推断( )( )( )( )( )。 乙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 甲单位的工作均衡性好于乙单位 乙单位的工作均衡性好于甲单位 甲单位的标准差系数比乙单位大

18.与变量计量单位相同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 )( )( )(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系数 E.标准差系数

三、计算题

1.设有甲乙班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甲班组 乙班组 日产量(件) 工人数

日产量 工人数 5 7 9 10 13 6 10 12 8 4 8 12 14 15 16 11 14 7 6 2

试判断甲、乙哪个班组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大。 2.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 劳动生产率 (件/人) 生产班组 产量(件)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10 8 6

4 2 8250 6500 5250 2550 1520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3.已知甲乙两乡农业收获量资料如下: 按地形分组 甲 乡 乙 乡

播种面积 (亩) 总产量 (千斤) 播种面积 (亩) 总产量 (千斤) 旱地 水地 700 300 315 180 400 600 172 348

合计 1000 495 1000 520

试比较说明哪个乡的生产情况好?为什么? 4.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 按计划完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