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华师版数学八年级上教案全套精品

格后的△A′B′C′,然后再画出将△A′B′C′向上平移2格后的△A″B″C″。△A″B″C″是否可以看成是△ABC经过一次平移而得到的呢?如果是,那么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充分地动手,可在小组讨论得出:两次轴对称得到的图形实际进行了一次平移。 投影:做一做 如图11.1.10,在纸上画△ABC和两条平行的对称轴m、n。画出△ABC关于直线m对称的△A′B′C′,再画出△A′B′C′关于直线n对称的△A″B″C″。 观察△ABC和△A″B″C″,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 相互检反1. 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如按照要求完成后,查 馈 图),使点A平移到点A′处,讨论完成。 训练 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应用 提 高 2.图案欣赏(提高认识) 小结 提高 1、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观察——分析——探索——概括。 2、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学生讨论回答 布教材第8页习题3、4。 置 作业 反 思 第3教时 图形的平移练习

教学程序设计: 程序 创前面你学到了什么?举例 设 问题 情景 探 究 新 知 例: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能通过平移△ABC得到其它三角形吗?若能,请画出平移的方向,并说出平移的距离. BCDAEF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举一些生活中平移的实例。 备注 先看懂题意,分得出结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注意讲评 组讨论, (投影) 1 随堂练习:1、 填空: cm. (2)将∠ABC向上平移10cm得到∠EFG,如果∠ABC=52°,则∠EFG= °, BF= cm. (3)将面积为30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22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教师注意讲评 (1)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如果AB=5 cm,则CD= △MNP,则△MNP是 三角形,它的面积是 cm. 2、 图中小船经过平移到了新的位置,你发现少了什么?请补上. 3、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BC,要探究∠B与∠C的关系,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如图2、3)。请你分别说明图形的形成过程,同时判断∠B与∠C的关系并叙述理由,你ADADAGD B(1)CBE(2)CBE(3)FC还有其他方法吗?请在图1中画出你的方案。 小1、回顾本节课的活动过程: 结 2、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提高 布教材第25页习题2、3。 置 作业 学生讨论回答 反 思

教学内容: §11.2 旋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掌握它的基本性质. 2.认识旋转

对称图形,并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3.培养学生创造图案的设计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原图形经过旋转后的对应点、对应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体验感受图形旋转的主要因素是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从而体会到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图形中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转动了相同的角度2.认识旋转对称图形,理解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重视对学生自行设计旋转对称图形的能力的培养,并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情感与态度目标:认识和欣赏这些图形的旋转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交流等活动,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性质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难点: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的探索,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关键:认识理解旋转变换的基本性质,理解旋转对称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辅工具:

教时安排:4教时(即第4—7教时)

3第4教时

教学程序设计: 程教师活动 序 创1. 课件演示,旋转而动产生的奇妙画面。 设 2. 你能自己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吗? 问题 学生活动 学生对每一种画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扩展思维,备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