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业务中21种常见的操作风险及防控措施

流量净额26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5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37万元,该公司现金流量为负值,且固定资产投入过大,贷款到期很可能还款来源 不充足。

风险点:

发放贷款时工作人员向客户吃、拿、卡、要,影响农村信用社的信誉,影响客户按 期偿还贷款,甚至拒绝偿还,滋生信贷人员犯罪。

风险表现及识别:

借发放贷款之际,索要、收受客户礼金,发放不符合贷款条件贷款,或提高贷款授 信额度。

防控措施:

1、严格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制度;

2、加强信贷业务的宣传,实行阳光放贷;

3、建立健全信贷人员信贷激励与约束机制 案例分析:

某信贷员在办客户贷款过程中,收受客户好处,为客户违规办理贷款,擅自提高客 户的授信额度,超出客户承债能力。由于经营亏损,造成贷款无法收回。

风险点:

1、借款人不到柜台领款可能出现冒名贷款或债务不清,影响到期回收;

2、可能出现贷款被截留、转借他人、偿还其他贷款或个人欠款。

风险表现及识别:

1、借款人贷款由其他人代取;

2、信用社内勤未按规定审查;

3、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亲自到信用社还款,而交给信用社信贷人员代替偿还。

防控措施:

1、严格执行贷款柜台领取和还款制度;

2、加强对客户贷款、还款等规章制度的宣传、引导和风险提示。

案例分析:

贷户甲在信用社贷款3万元,贷款到期前将贷款本息交给包片信贷员,信贷员没有 归还贷款而是私自将贷款转借给农户乙使用,

现在农户乙下落不明,贷款没有归还。

风险点:

1、恶化信用环境;

2、导致信贷业务经营信息失真,虚假盈利;

3、掩盖信贷风险。

风险表现及识别:

1、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回收计划,米取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等方式,赢 取政绩;

2、为掩盖已经形成的信贷风险,米取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等方式蒙骗上 级管理部门的检查; 防控措施:

1、调阅借款人的信用记录,看是否存在以贷收贷、以贷收息或变相转贷的违规行为;

2、到户核对,了解贷户的还款及贷款情况,看是否存在以贷还贷、以贷还息或变相 转贷行为;

3、按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

4、对经营正常、担保合法有效的贷款,应采取展期或实行贷款重组,完善手续,化 解风险。

5、查看是否存在贷款约期不合理的情况。

案例分析:

信用社向张某发放贷款3万元,其中用于偿还张某妻子名下贷款本金 2万元,利息 2千元。

风险点: 对提供虚假信息资料的借款人发放贷款,可能会出现冒名贷款、虚假抵押担保贷款、 借款人或担保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条件等问题,导致信贷资金形成风险或损失。

风险表现及识别:

1、借款人主体资格不符合规定,如借款人或担保人提供虚假的身份证明;

2、借款人或担保人提供虚假的产权证明、虚假的他项权利证明、财务资料、股份制 企业章程、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及虚假的婚姻证明。

防控措施:

1、营业单位应该设立身份证识别仪;

2、同借款人或抵押人全程办理抵押担保的有关事项;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