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福州华伦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0.0 7.2 x 1.0 B.x=3.2

D.d一定是催化剂

高温10.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CaO+CO2↑.现取一定量

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

A.生成CO2的体积 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B.生成CaO的质量 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11.如图为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

上述四种金属可以分为两类,其中除一种金属外,可以归为一类

的是______等几种金属.若乙是金属Zn,则丙可能是______,请你说出理由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收集不同体积比

例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

方案一:如图1所示请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实验能获得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其原因是_____;

方案二:根据如图2装置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部分夹持装置及导管已略去)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CO气体应由_____(填“a”或“b”)通入,在C中混合后,由另一导管导出.装置C中浓硫酸的两点主要作用: ①干燥气体,减少实验误差;②_____.

测定某钙片(主要成分CaCO3)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如图3装置进行如下实验:①取研碎后的钙片4克,倒入气密性良好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装置总质量.②打开活塞,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关闭活塞,待气泡不再冒出时,测出反应后装置总质量.③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克) 反应后总质量(克) 275.58 274.92 (1)小明结合表中数据,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该实验中,如果装置中不加固态干燥剂(干燥剂的作用:吸水但不吸二氧化碳),则最终所算得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规范标出甲物质中间

原子的化合价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后生成的丙丁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构成甲物质的最小粒子为__________。

14.分类、推理都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

A B C D 若按照实验思想方法分类,与其他三个实验不同的是实验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钙的活动性较强,不能与活动性位于它之后的金属的盐溶液直接发生置换反应,理由是钙先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请写出金属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将金属钙投入氯化铵溶液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中有关于探究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试题,用坩埚钳夹取打磨过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铜片表面变黑,为了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1)铜的氧化物主要有两种:CuO(黑色);Cu2O(红色)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炭黑炭黑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于稀硫酸;氧化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而溶解猜想1:黑色物质为_____________。 猜想2:黑色物质为炭黑。

猜想3:黑色物质为_____________。 操作步骤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①_______ 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② 黑色固体没有减少,溶液颜色不变 猜想2成立 足量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③_______ 猜想3成立 实验结论 猜想1成立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猜想3成立,此黑色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6.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1后残留废液.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

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甲同学认为废液中的CaCl1溶液呈中性.①甲同学取少量CaCl1溶质只有CaCl1.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化学式).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1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若实验证 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1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全后过滤.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A 【解析】 【详解】

“伐薪”是指砍伐木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炭”是指把木材加热,使木材变成炭,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炭,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金属与氢气的质量关系,可总结出金属质量与产生的氢气质量的关系式:氢气质量=化合价数/相对原子质量×金属质量,即当金属质量相等时,产生氢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但由于Al的化合价为+3,故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l,故选B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3.D 【解析】

A、由表格信息可知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正确;B、20℃时,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g,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