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 图文

一、导(5分钟)

1.教师: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指名说。

《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设计意图:采用描写春天的古诗入手,可让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既复习了古诗又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2.齐读课题。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新市,古县名,在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即姓徐的人开的店。诗人留宿在新市的徐家客店,用他那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这样具有诗情画意的一幕。

(给预习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有了了解。)

二、读(5分钟)

检查学生“读”情况,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再要求读准停顿、节奏。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注重指导。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5

(“…”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可以模仿古人摇头晃脑的方式去读,不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诗意而且为背诵古诗做准备。) 三、解(24分钟)

(此过程是一个解与读,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解的基础上,提升读的质量) 1.小组学习(5分钟)

要求:(1)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 2.集体交流(19分钟)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了以往机械记忆古诗内容的方式,使诗的内容得到了真正的内化,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1)汇报交流已经理解的字词。(4分钟) 2)深入理解诗境(15分钟)

A.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6

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指导朗读: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多么美呀,谁来试着读一读 指导基调:优美,惬意,舒服,旷达。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D.学习三、四句: (1).抓住哪些景物? 走:跑。急走:快跑。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2).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3.自译 背诵

4.指名背诵 简述诗意

(诗意:农家菜园边有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篱笆,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路边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但是树叶长得还不茂密。儿童正在追逐黄色的蝴蝶。呀!蝴蝶不见了,原来它飞入了黄色的菜花丛中。) 四.拓展延伸(5分钟)

你还知道杨万里的哪些诗?指名回答。

(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了有效的教育资源) 五.作业布置(1分钟)

7

板书设计:

1古诗词二首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 篱落 一径 枝头(静态)

追入

儿童 黄蝶 菜花 (动)

意- 色:黄 绿 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清平乐》,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清平乐》并背诵。

3、理解故事内容,想象古诗描绘的生活情景,体会古代的“孩子”童年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背诵复习 导入新课(4分钟)

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之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发,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下面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地感情背诵这首古诗。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表现,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角色,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

2、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反映朴素、温暖而又有风趣的农村生活的词,宋朝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清平乐》。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