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习题库与相应答案

(四)血液补充期 出血在后最为缓慢的反应过程是血液中血浆蛋白和红细胞的补充。血浆蛋白由肝脏加速合成,在一天或更长的时间内逐渐恢复;红细胞则由骨髓造血组织加速生成,约需数周方能完全恢复。 第五章 呼吸 选择题

1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 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之差 B 肺的扩大和缩小 C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D 呼吸肌的收缩和扩张 E 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2 平静呼吸时于下列那种情况下,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A 吸气初 B 吸气末 C 呼气初 D 呼气末 E 呼吸暂停而呼吸道畅道 3推动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动力是

A 肺内压和大气压之间压力差 B 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之间压力差 C 胸膜腔内压和大气压之间压力差 D 肺内压和跨壁压之间压力差 E 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4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 吸气初和呼气末 B 吸气末和呼气初 C 呼气初和呼气末 D 呼气初和吸气初 E 吸气末和呼气末 5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 呼气道存在一定阻力 B 胸膜腔密闭 C 胸膜腔内有少量浆液 D 呼气肌收缩 E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6肺表面活性物质

A 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B 能增加肺顺应性

C 由肺泡Ⅰ型分泌 D 主要脂质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E 分布于肺泡内液体分子层和肺泡上皮细胞层之间 7跨壁压是

A 肺内压和大气压之差 B 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之差

C 大气压和胸膜腔内压之差 D 大气压和胸廓回缩力之差 E 大气压和肺回缩力之差

8正常成年人平静呼吸时,肺顺应性

A 约为2L/cmH2O B 位于肺静态顺应性曲线上段 C 大,呼吸省力 D 与肺泡表面张力大小无关 E 受功能残气量大小的影响

9 根据Laplace定律,如果大小肺泡彼此相通,且表面张力相等,那么

A 小肺泡内压力大,大肺泡内压力小 B 小肺泡内压力小,大肺泡内压力大 C 大小肺泡内压力相等 D 吸气时气体主要进入小肺泡 E 呼气时气体主要出自大肺泡 10胸廓处于自然位臵时,

A 胸廓缩小,弹性阻力向外 B 胸廓扩大,弹性阻力向内 C其弹性阻力是吸气的阻力 D 其弹性阻力是呼气的阻力 E胸廓无变形,不表现出弹性阻力

11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

A 潮气量 B 残气量 C 补呼气量 D 功能残气量 E 补吸气量 12呼吸膜可分为几层结构?总厚度为

A 2层 ,<0.2μm B 3层 ,8μm C 4层,1-2μm D 6层,<1μm E 8层,2-8μm

13下列哪种情况下,能使肺的静态顺应性增加? A 呼吸膜增厚 B 气道阻力减小 C 惯性阻力减小

45

14 当呼吸幅度减小而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时,下列哪一项受影响最大 A 每分通气量 B 无效腔气量 C 肺泡通气量 D 功能残气量 E 肺扩散容量

15 对肺泡气体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是 A 补吸气量 B补呼气量 C 深吸气量 D 功能残气量 E残气量

16 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最主要的因素是

A 气体的溶解度 B 气体的分压差 C 气体分子量的大小 D 呼吸膜的通透性 E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17 体内CO2分压最高的部位是

A 组织液 B细胞内液 C 毛细血管血液 D 动脉血液 E 静脉血液 18 气体的肺扩散容量是指 A每分钟肺部气体扩散的总量

B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肺部扩散气体的容量 C 基础情况下每分钟肺部气体扩散的总量

D在1mmHg分压差情况下, 每平方米体表面肌在肺部扩散的气体容量E 在1mmHg分压差情况下, 每分钟在肺部扩散的气体总量 19 衡量肺的可扩张性的大小指标是 A弹性阻力 B 气流阻力 C肺扩散容量 D 肺顺应性 E肺回缩力

20胸廓容积大于其自然位臵时

A 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张,肺的弹性回缩力消失

B 胸廓以其弹性回缩力向内回缩,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 C 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 D胸廓弹性作用消失,肺的弹性回缩力消失 E胸廓弹性作用消失,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 21 胸廓容积大于其自然位臵时

A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的弹性回缩力消失 B胸廓以其弹性向内回缩,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 C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 D胸廓以其弹性向内扩展,肺的弹性回缩力消失 E胸廓的弹性作用消失,肺的弹性回缩力向内 22 气体阻力轻度增加时

A 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都不变 B 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都增加

C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都减少 D肺活量减少,用力肺活量可能正常 E 肺活量可能正常,用力肺活量减少 23 氧解离曲线由正常位臵向左移

A 表明血液在一定氧分压时氧含量减少 B 可发生在贫血时

C表明从血液进入组织的氧量减少 D 可见于储存数周后的血液 E 可见于组织代谢增加时

24 可引起氧解离曲线由正常位臵向右移的是 A CO2分压增加 B 2,3-DPG降低 C pH升高 D 温度降低 E 吸入气CO含量增高 25 1克血红蛋白可结合氧

A 0.34-1.39ml B 1.34-1.39ml C 1.34-2.34ml D 1.39-2.39ml E 2.34-3.34ml

46

26 氧解离曲线是表示下列哪种关系的曲线 A 血红蛋白含量和氧解离量

B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

C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氧含量 D 血红蛋白氧含量和血红蛋白氧容量 E 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红蛋白氧含量 27 血液中CO2的含量主要决定于

ACO2分压 B O2分压 C 血液中pH D 血液的温度 E 血红蛋白浓度 28 血液中CO2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A物理溶解 B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碳酸氢盐 D 氧合血红蛋白 E 去氧血红蛋白 29 延髓呼吸神经元主要分布于

A 迷走神经背核和孤束核背侧 B 孤束核背外侧区和疑核区 C 网状结构背侧部 D网状结构腹侧部

E 孤束核腹外侧区,后疑核,疑核,和面神经后核 30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是

A 脊髓前角呼吸运动神经元 B延髓呼吸神经元 C 脑桥呼吸中枢 D 大脑皮层 E下丘脑

31 脑桥呼吸调整中枢的主要功能是

A促使吸气转为呼气 B促使呼气转为吸气

C减慢呼吸频率 D接受肺牵张反射的传入信号 E 使吸气缩短,呼气延长

32 切断家兔双颈迷走神经后,呼吸的变化是 A 频率加快,幅度减少 B频率加快,幅度增大 C呼吸频率和幅度均不变 D呼吸减慢,幅度减小 E频率减慢,幅度增大

33 下列肺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

B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对呼吸节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C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中上行至延髓 D 可促使吸气及时转化为呼气 E 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34 关于动脉血CO2分压升高引起的各种效应,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运动增强 B 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运动增强 C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D 使氧离曲线向右移

E 使血液中CO2容积百分数增加

35 血液中CO2分压升高使呼吸运动增强的主要途径是 A 直接刺激脑桥的呼吸相关神经元 B 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而引起 C 直接刺激延髓呼吸中枢的神经元

D 通过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而引起 E 通过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而引起

36 缺O2使呼吸活动增强主要通过刺激下列哪一途径实现

A 延髓呼吸中枢 B 中枢化学敏感区 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D 脑桥呼吸中枢 E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37 血中H+浓度升高使呼吸活动增强主要通过刺激下列哪种途径实现A 延髓呼吸中枢 B 中枢化学敏感区 C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47

D 脑桥呼吸中枢 E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器 38 平静呼气末,胸膜腔内压

A 高于大气压 B 等于大气压 C 比呼气初胸膜腔内压负值小 D 比吸气初胸膜腔内压负值大 E比吸气末胸膜腔内压负值大 39 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导致

A肺难于扩张 B小肺泡内压小于大肺泡内压

C肺弹性阻力减少 D肺跑表面张力降低 E肺顺应性增加 40 下列哪种情况下可导致静脉血PO2降低

A 贫血 B CO中毒 C剧烈运动D 亚硝酸盐中毒 E过度通气 41 下列哪种情况下,能引起动脉血PO2降低的是

A 无效腔增大 B肺气肿 C 过度通气D呼吸性酸中毒 E 肺水肿 42 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是O2与血红蛋白亲和力的 A 20倍 B 50倍 C 150 倍 D 200倍 E 250倍 43 呼吸神经元在延髓相对集中的部位是

A 腹外侧浅表区 B 背外侧浅表区 C 背内侧区和腹外侧区 D 迷走神经背核 E孤束核背外侧区

44 在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本身无化学感受性但受损后化学感受性反射将不能进行的区域是

A头区 B 中区 C 尾区 D 外区 E 内区

45 正常人第一秒末用力呼气量约占用力肺活量的 A 50% B 60% C 70% D 80% E 90%

46 下列各种肺容量中,在严重哮喘患者降低最为明显的是 A肺活量 B 用力肺活量 C 用力呼气量 D深吸气量 E 补呼气量 47 肺气肿病人

A 肺顺应性增大 B肺弹性阻力增大 C吸气困难明显 D吸气时程延长 E 呼气时程缩短

48 自然呼吸时,PCO2升高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明显增强是因为 A H+浓度增大 B PO2降低

C 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加 D 外周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增加 E CO2解离曲线的影响

49 运动初期引起的肺通气量增加是由于下列何种感受器受刺激引起的 A 中枢化学感受器 B 外周化学感受 C 肺牵张感受器 D 呼吸肌本体感受器 E 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

50 二级支气管以下部位感受器受刺激而引起咳嗽反射的有效刺激是 A 机械牵张 B温度改变 C 刺激性气味 D CO2浓度升高 E 缺O2

51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动力是 A 呼吸膜上的泵蛋白 B ATP C 气体的分压差

D 气体溶解度及其分子量平方根之比 E 肺和胸廓的舒缩运动 52 正常人平静呼吸的频率是

A 6-8次/分钟 B 8-10次/分钟 C 10-12次/分钟 D 12-18次/分钟 E 20-25次/分钟

53 正常人用力吸气时,肺内压可比大气压低 A 10-20mmHg B 20-30mmHg C 30-50mmHg D 40-70mmHg E 30-100mmHg

54 平静呼吸时,无论呼气或吸气,胸膜腔内压均为负值,这是由于 A 肺的生长速度比胸廓快 B 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的自然容积 C 肺的回缩力小于胸廓回缩力 D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

4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