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本《精神科护理学》作业题

《精神科护理学》作业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有关应激源和应激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激源指导致个体出现应激的原因 B.应激指外界刺激对机体的影响

C.心理健康的个体是因为他们较少碰到应激源 D.应激源有良性应激源与不良应激源之分

E.严重而持续地应激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以至于引发病理性改变 (2) 关于心境障碍的病因研究,说法最准确的是

A.遗传因素对心境障碍的发生起主要作用 B.神经生化的改变对心境障碍的发生起主要作用 C.心理社会因素对心境障碍的发生起主要作用

D.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对本病的发生均有明显影响 E.病因不明,无法理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 (3) 以下哪种与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不同类

A.咖啡因 B.苯巴比妥 C.乙醇 D.地西泮 E.阿普唑仑

(4) 关于个性,错误的是

A.个性的形成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都有关系 B.个性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个性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D.童年生活经历对个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E.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以及在日常活动中处事待人的习惯方式

(5) 我国1993年部分地区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国外目前人格障碍的患病率约分别为

A.0.1%;2%~10% B.0.1%;O.1%~1% C.0.5%;1%~5% D.1%;3%~12% E.5.0%;5%~10%

(6) 关于精神患者的康复工作,不正确的是

A.要做好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庭的健康宣教工作 B.康复措施必须贯彻在院内、外的全部医疗过程中 C.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工作必须延伸到社会中去 D.目前我国的社区精神病康复尚属薄弱环节 E.在我国,应逐渐放弃以医院为中心的康复 (7) 品行障碍的临床表现中哪一条不属于反社会性行为

A.参加犯罪团体及参与犯罪行为 B.强奸或猥亵女性 C.偷窃或抢劫财物 D.故意伤人或放火 E.故意地违抗或不服从老师

(8) 关于电休克治疗的临床应用,错误的描述是

A.治疗前6~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B.治疗前15~30分钟注射阿托品0.5~1.0mg

C.把专用牙垫放置于两侧上下臼齿间,同时用手紧托下颌,防止下颌脱位 D.改良电休克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大

E.可分为潜伏期、强直期、痉挛期和恢复期 (9) 精神分裂症最多见的幻觉是

A.视幻觉 B.听幻觉 C.触幻觉

D.嗅幻觉 E.本体幻觉

(10) 关于神经性厌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数患者存在体象障碍,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胖 B.神经性厌食者因食欲减退而不愿进食

C.神经性厌食患者知道自己体重过低、进食减少是病态,常主动就医 D.神经厌食症患者存在程度不等的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E.体重无显著下降 (11) 属于谵妄临床表现的是

A.昏迷 B.昏睡 C.嗜睡 D.意识模糊 E.意识清醒

(12) 精神科基础护理应特别注意培养患者的

A.自我照顾能力 B.日常生活能力 C.饮食能力 D.睡眠能力 E.安全防护能力

(13) 关于在我国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和配合 B.以精神病院为主要基地

C.主要目的在于积极预防精神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和足够的医疗照顾,妥善管理和合理安置

D.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的组织管理网络

E.建立业务实施系统,对初级卫生保健人员进行精神病学知识培训 (14) 引起错觉的常见因素为

A.感觉条件差

B.焦虑、紧张等情绪因素 C.疲劳 D.谵妄状态 E.以上都对

(15) 西方国家教会最早在我国成立精神病医疗机构的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大连 E.长沙

(16) 关于儿童分离性焦虑的主要临床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常出现肢体运动不能或躯体感觉障碍 B.与亲人离别时出现过分焦虑,惊恐不安 C.不愿独睡,需亲人陪伴 D.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E.无故担心亲人可能遭受意外 (17) 下列关于戒断状态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药物所致的戒断症状因其药理特性不同而不同 B.机制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C.一般表现为与所使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

D.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出现 E.是滥用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18) 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

A.情绪决定认知和行为 B.行为决定情绪和认知 C.情绪、行为与认知互为因果 D.认知决定情绪和行为 E.行为与认知关系不大

(19) 关于神经性呕吐的说法,错误的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