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化学选修4:高中同步测试卷(七) Word版含答案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2)已知难溶电解质A的化学式为XnYm,相对分子质量为M,测得其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Xm的浓度为c mol/L,则该难溶物XnYm的溶度积常数为Ksp=________,该温度下

XnYm的溶解度S=________。

20.(16分)金属氢氧化物在酸中溶解度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控制溶液的pH,达到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难溶金属的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如图。

(1)pH=3时溶液中铜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少量Fe3,应该控制溶液的pH为________。

A.<1 B.4左右 C.>6

(3)在Ni(OH)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氢氧化铜沉淀溶解,除了加入酸之外,还可以加入氨水,生成[Cu(NH3)4]2,发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一些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Ksp FeS 6.3×10-18MnS 2.5×10+-13CuS 1.3×10+-36PbS 3.4×10-28HgS 6.4×10-53ZnS 1.6×10-24 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最适宜向此工业废水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除去+它们。

A.NaOH C.Na2S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导学号75940121] 解析:选D。NH4Cl溶于重水后存在下列关系:

B.FeS

化学学习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水解的实质是NH4与D2O电离出来的OD结合生成NH3·DHO,促进D2O的电离,使D3O的浓度不断增大,直至达到平衡,溶液呈酸性。

2.[导学号75940122] 解析:选C。(NH4)2SO4、NH4Cl溶液因NH4水解而呈酸性,(NH4)2SO4

中的NH4浓度大于NH4Cl溶液中的NH4浓度,故前者pH小;NaNO3溶液呈中性;Na2S溶液因S2水解而呈碱性,故C项正确。

3.[导学号75940123] 解析:选B。A项属于HCO3的电离方程式;B项表示HS结合水电离产生的H形成H2S的过程,属于HS的水解;C项CO23的水解应分步进行;D项不

--

符合电荷守恒,应为ClO+H2OHClO+OH

4.[导学号75940124] 解析:选D。物质除杂的原则是被除杂的物质尽量不要减少,不得引入新的杂质,并且易于分离复原。加入NH3·H2O、NaOH或Na2CO3时,能引入杂质离子NH4或Na,不符合题意;因为原溶液中Fe3水解:Fe3+3H2OFe(OH)3+3H,当加

--

入MgO或MgCO3后,有MgO+2H===Mg2+H2O或MgCO3+2H===Mg2+CO2↑+H2O

反应,消耗了H,使平衡向右移动,溶液pH升高,Fe3水解生成的Fe(OH)3在加热搅拌条件

下发生聚沉而被除去。最后加入适量HCl,用于除去可能过量的MgO和MgCO3。

5.[导学号75940125] 解析:选C。A项,氨水是弱碱,反应时氨水过量,反应后溶液显碱性,pH>7;B项,盐酸中c(H)=1×103 mol/L,Ba(OH)2溶液中c(OH)=1×103 mol/L,

等体积混合时n(H)=n(OH),混合后溶液呈中性,pH=7;C项,醋酸是弱酸,反应时醋酸过量,反应后溶液显酸性,pH<7;D项,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7。

6.[导学号75940126] 解析:选C。A项中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减小,碱性减弱,pH减小,A项错误;B项中加入NaCl晶体,平衡左移,但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增大,B项错误;沉淀总是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C项中现象说明AgI的溶解度小于AgCl,对于阴、阳离子个数相等且组成相似的难溶物,溶解度越小,Ksp越小,C项正确;D项加热煮沸,只能降低溶液中Ca2、Mg2的浓度,而不能完全除去Ca2、Mg2,D项错误。

+-

7.[导学号75940127] 解析:选D。NaCN和NaClO都为强碱弱酸盐,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NaCN溶液的pH较大,说明CN水解的程度大,因此HCN比HClO的酸性更弱,电离程度:HCN

8.[导学号75940128] 解析:选D。①保存FeCl3溶液,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可以抑制Fe3发生水解生成Fe(OH)3沉淀;②Na2CO3、Na2SiO3可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从而腐

蚀玻璃,故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③NH4Cl发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镁可以置换出溶液中的H,放出H2,从而产生气泡;④硫酸铵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长期施用此化肥,土壤的酸性将增强。故①②③④都与盐类的水解有关。

化学学习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9.[导学号75940129] 解析:选D。HA为一元弱酸,则NaA为强碱弱酸盐,A的水解使NaA溶液呈碱性,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A)>c(OH)>c(H),A、B项均错误;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得,c(Na)+c(H)=c(A)+c(OH),C项错误,D项正确。

10.[导学号75940130] 解析:选B。①中c(Cl)=0.01 mol/L;②中c(Cl)=0.04 mol/L;③中c(Cl)=0.03 mol/L;④中c(Cl)=0;⑤中c(Ag)=0.05 mol/L,Ag或Cl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④<①<③<②<⑤,则AgCl溶解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11.[导学号75940131] 解析:选C。因A、B溶液的pH相同,所以A、B分别为NH4Cl、NaHSO4中的一种,又因A、C溶液混合后溶液变浑浊,所以A、C分别为BaCl2和NaHSO4中的一种,故A为NaHSO4,B为NH4Cl,C为BaCl2,D为CH3COONa。B项,BaCl2溶于水对水的电离不产生影响;C项,A溶液滴入B溶液中,会抑制NH4Cl的水解,NH4浓度增大;A溶液和D溶液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12.[导学号75940132] 解析:选C。A项不符合电荷守恒,c(CO2B项,3)的系数应为2。

应是c(CH3COO)c(H

-+++--

)>c(A2)>c(H2A),D错。

13.[导学号75940133] 解析:选C。因为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CH3COONa,所以pH的大小顺序应为③>①>②。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③,因为加水促进了①②的水解,其pH变化小。加入25 mL 0.1 mol·L

-1

的盐酸后,①变成NaHCO3溶液(呈碱

性),②变成CH3COOH与NaCl的混合溶液(呈酸性),③变成NaCl溶液(呈中性),故C正确。当3种溶液的pH均为9时,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应为②>①>③。

14.[导学号75940134] 解析:选D。要除去FeCl3实际上就是除去Fe3,除去Fe3的方

法是加入某种物质,使之转化为沉淀过滤掉即可。同时抓住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从而可使Fe(OH)3沉淀析出而Mg2不会生成Mg(OH)2沉淀析出。NaOH、Na2CO3、

NH3·H2O能使两种离子同时沉淀,且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使用,只有D正确。

15.[导学号75940135] 解析:选D。BaSO4的溶度积Ksp(BaSO4)=c(Ba2)·c(SO24),即

52

BaSO4饱和溶液中c(SO24)≈1.05×10mol/L,再加入BaSO4固体不溶解,c(SO4)不变,A错

误;溶度积只与温度有关,B错误;加入Na2SO4固体,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Ba2)减小,C

错误;加入BaCl2固体,溶解平衡向左移动,c(SO24)减小,D正确。

16.[导学号75940136] 解析:选C。溶液pH<3时,溶液中才能含有大量Fe3,A项

正确;根据溶度积常数可判断B项正确;由选项C的操作可知,溶液中还有氯离子,即溶液中还存在CuCl2,C错误;由表中数据知Fe3在pH=4的环境中已沉淀完全,因此选项D正

确。

化学学习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17.[导学号75940137] 解析:(1)CH3COONa+HCl===CH3COOH+NaCl,同时CH3COONa有剩余,故溶液中的三个平衡体系是CH3COOHCH3COO+H、CH3COO+H2OCH3COOH+OH、H2OH+OH。

(2)溶液中有Na、Cl、CH3COO、CH3COOH、H、OH、H2O七种不同的粒子。 (3)溶液中:c(Na)=0.01 mol/L,c(Cl)=0.002 mol/L。

(4)根据物料守恒,推知n(CH3COOH)+n(CH3COO)=0.01 mol。 答案:(1)①CH3COO+H2OCH3COOH+OH ②CH3COOHCH3COO+H ③H2OH+OH (2)7 (3)Na Cl (4)CH3COOH CH3COO

18.[导学号75940138] 解析:(1)由于H2A的第一步电离完全,所以在NaHA溶液中,HA不能发生水解,只能电离产生H,则NaHA溶液呈酸性。

(2)选项A,该反应不一定是在25 ℃下进行的,所以反应后溶液pH=7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选项B,Kw=c(H)·c(OH),因c(H)=c(OH),故Kw=c2(OH)。选项C,V=10说

--

明NaHA与KOH刚好完全反应,生成的A2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选项D,由于A2水解导

致溶液呈碱性,而NaHA溶液呈酸性,要使溶液呈中性,则NaHA需过量,故c(Na)>c(K)。

答案:(1)酸 HA只电离不水解 (2)BD

19.[导学号75940139] 解析:(1)①若a=7,说明NanB为强酸强碱盐,HnB为强酸;若a>7,说明NanB发生水解,则HnB为弱酸。

②当a=10时,HnB为弱酸,Bn发生水解反应,即Bn+H2OHB(n

--

-1)-

++

+OH。

③当a=10、n=1时,NaB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B+H2OHB+OH、H2OH

+OH,而B的水解较微弱,其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B)>c(OH)>c(H),则B―→HB,H+H2O―→H3O得质子守恒关系式c(OH)=c(HB)+c(H),所以 c(OH)-c(HB)=c(H)=10

-10+

mol/L。

④可设溶液B水解x mol/L,则有

x mol/L1-

=,得x=0.001,故c(OH)=0.001

(0.1-x) mol/L99

1×1014-

mol/L,溶液中c(H)= mol/L=1×1011 mol/L,即pH=11。

0.001

mc+-+-

(2)由XnYmnXm+mYn可知,当c(Xm)=c mol/L时,c(Yn)= mol/L,则Ksp=cn(Xm

n

mcmc-+

)·cm(Yn)=cn·()m=()m·cmn。设XnYm溶液体积为1 L,则溶解XnYm mol达到饱和,

nnn

c

·MnS100c M由=,得S=。 1 000ρ100+S1 000ρ n-cM

化学学习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答案:(1)①当a=7时,HnB为强酸;当a>7时HnB为弱酸 ②Bn+H2OHB(n

-1)--

+OH

-10

③c(Na)>c(B)>c(OH)>c(H) 10④11

m100cM+(2)()m·cmn

n1 000ρn-cM

mol/L

20.[导学号75940140] 解析:(1)据图知pH=4~5时,Cu2开始沉淀为Cu(OH)2,因此

pH=3时,主要以Cu2形式存在。

(2)若要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以保证Fe3完全沉淀,而Cu2还未沉淀,据图知pH

为4左右。

(3)据图知,Co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无法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除去

Ni(OH)2溶液中的Co2。

(4)据已知条件结合原子守恒即可写出离子方程式:Cu(OH)2+4NH3·H2O===[Cu(NH3)4]2

+2OH+4H2O。

(5)因为在FeS、CuS、PbS、HgS四种硫化物中只有FeS的溶度积最大,且与其他三种物

质的溶度积差别较大,因此应用沉淀的转化可除去废水中的Cu2、Pb2、Hg2,且因FeS也

难溶,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答案:(1)Cu2 (2)B

(3)不能 Co2和Ni2沉淀的pH范围相差太小

(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5)B

化学学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