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塘乡村庄布点规划说明书200904 - 图文

罗塘乡村庄布点规划 说明书

四、环境卫生规划

罗塘乡现状有垃圾填埋场一处,垃圾收集点若干。垃圾填埋场主要为推平掩埋,将未经过任何专业处理的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一并掩埋,且距离居民点较近。镇域其他各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给生活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考虑到垃圾填埋场技术要求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规划撤消罗塘乡垃圾填埋场,改设垃圾转运站,规划各重点中心村均设置垃圾转运点,各基层村设置垃圾收集点。

镇区生活垃圾近期运往汪户西侧大坑,远期与乡域各行政村垃圾经统一收集,运往县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处理、填埋;医疗垃圾单独运往县垃圾填埋场处理。

31

罗塘乡村庄布点规划 说明书

第九章 综合防灾规划

一、防洪排涝规划

区域内防洪以水土保持为主,加强洼地的综合治理,迁移常受洪涝灾害影响地区居民点,建保庄圩,以避免重复性遭受经济损失。

河道治理主要采用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更新或重建排灌设施,疏通和疏浚河道,加固堤坝,使乡域防洪满足防御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排涝达到五年一遇标准。

河流沿岸治理规划采用如下方式解决:

1、乡域范围内开挖疏浚大、中、小沟,配套大中沟桥梁,新建或维修涵闸排灌设施,以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2、迁移常受洪涝灾害影响地区居民点,加强洼地综合治理,开展生态养殖,或适当抬高地面,增加耕地,以避免重复性遭受经济损失。

3、在堤坝和保庄圩之间要加强排涝。

二、抗震规划

总体设防目标与长丰县总体设防目标一致,一般设防标准为6度,重要工程及生命线工程按7度及以上设防加固,即供水、供电、交通、通讯、排水、燃气等生命线工程必须具备较强的运营保障和应变能力。设防标准按建设部编制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执行。

抗震规划要求镇区人口密度应控制在1万人/平方公里以下,建筑密度应控制在25%以内,并要符合避震疏散场地的要求。

要求变电所采用双向电源,配备自供电源;自来水管接头方式采用柔接标头,水管环网化;通讯线路实现环网化,并建立多渠道通讯方式,增设自供电源;增设消防站,完善消防栓设置。

对次生灾害的预防措施如下:对易燃易爆单位设防护带,满足安全防护要求;进行排水设施的建设等。

避震疏散规划按就近、安全、方便的疏散原则,疏散半径在0.3~0.5公里。避震场所布局主要是广场、公园、操场用地,这些空地的有效面积之和应大与人均疏散占地面积1平方米。禁止停车场、广场和绿化用地挪作他用,严禁在镇区内设置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仓库,以免发

生次生灾害。

三、消防规划

1、消防设施现状

目前罗塘乡消防工程现状是一片空白,镇区尚无任何消防设施,没有消防站,没有消防栓。 2、存在问题

由于长期对消防工程重视不足,造成消防设施欠帐严重,没有消防站和市政消火栓。 现有的建成区对消防规范考虑过少,建筑密集,消防通道严重不足,部分片区道路狭小,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车不能通行;建筑耐火等级低,不利于防火。

给水管网为枝状管网,未形成环状,有的地段管径偏小,供水可靠性低。缺少消防取水点,消防用水严重缺乏。

3、消防工程规划 (1)消防站规划

规划于镇区设置服务于镇域的消防站一座,用地面积0.40公顷。

(2)消防给水规划

城镇供水管道应向环网发展,以提高消防用水的可靠性。在干道上敷设的给水管道管径不小于150mm,居住区内给水管道管径不小于100mm,最不利点消防水压不低于0.1MPa。

市政消火栓按规范沿道路设置,尽量靠近交叉路口,其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两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3)消防通信规划

消防队消防通讯装备的配备,成立独立完整系统,完成配备项目。 4、消防通道规划

(1) 规划路网和道路设计应满足消防要求,城镇建设时应保证消防通道间距不大于150米,消防通道净高、净宽均不小于4米。

(2)在居住区开发建设中,合理规划居住区内部道路系统,使道路系统满足消防通道要求。 (3)大型公共建筑、仓储区等应设置环形消防通道。

(4)加强城镇道路交通管理,坚持取缔各种违章占道行为,以有利于消防施救和安全疏散。

32

罗塘乡村庄布点规划 说明书

第十章 规划实施措施建议

1、要加大宣传力度,为村庄布点规划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本次规划通过和批准后,要广泛、全面地以各种形式向领导和各村村干部、村民进行村庄布点规划的介绍和实施规划必要性的宣传,增强全镇人民的规划意识,自觉支持和参与村庄布点规划的实施。

2、加强规划的法律效力,不得任意更改审批后的村庄布点规划

本次规划一经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任意更改;若确实需要修改时,需向原批准单位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同时,乡人民政府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省有关法规、规章,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编制适合本地的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做到依法治乡。

3、编制村庄居民点详细规划,确保村庄布点规划的实施

本次规划批准后,要尽快编制村庄居民点的详细规划以及建筑单体设计,以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的系统性。

4、加强村庄规划管理队伍和执法队伍的建设

城乡规划管理队伍是城乡规划实施的有力保障,提高城乡规划管理队伍和执法队伍人员素质,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制止和纠正正在建设的违章行为。以市规划局及县建设局领导和专家作为顾问,乡土地城建所直接领导管理,各村设专人管理村庄规划建设活动,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管理体系。

5、坚持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利用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同时建设要尽量避免一味地改造老村或大规模建设新村,要同步协调发展,保持农民宅基地的动态平衡,保证每户只有一处宅基地,而且宅基地必须小于220m2,建设新宅基地之后确保老宅基地退宅还耕(林)。

6、多渠道、多方位的扩大村镇建设资金来源

大力宣传,多渠道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引进项目,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奔小康的步伐。同时政府给出相应的物质奖励措施,提高农民自觉执行村庄规划的积极性。

3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