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9、男性,63岁,甲亢、甲亢心20余年,发热10天,体温最高达38.9℃,WBC 10.9G/L,上腹部CT扫描如下图。该病人应诊断为什么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图A 平扫;图B 同层面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图C 静脉期

10、女性,39岁,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侵及直肠全层术后二个月,左下肢麻木一月余。影像资料如下,请作出诊断并分析诊断依据。

图A~C 3个月前MRI图像,依次为T2W1、T1W1及增强T1W1;图D~F 本次同层面CT扫描,依次为平扫、增强动脉期、门静脉期。

11、男 32岁,上腹部持续胀痛并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淀粉酶1512U/L,脂肪酶708U/L。上腹部超声及CT平扫见下图,该病人应诊断为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12、女 75岁,进行性眼黄、尿黄、皮肤黄染一月余。MRI检查见下图,该病人可能是什么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图A CT平扫; 图B~D 同层面MR成像,依次为平扫T2WI、T1WI及增强扫描; 图E 肝脏增强;图F MRCP

13、男性,47岁,2月前因车祸行肠系膜裂伤修补术后反复阵发性腹痛1月余,加重2天,无放射性痛,伴少许腹胀,无恶心、呕吐,有肛门排气、排便。立位X线平片见下图,该人可能是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14、男 64岁。大便性状改变伴便后带血7月,钡灌肠X线检查及盆腔CT扫描见下图。该病例应诊断为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图A~C 钡灌肠成像; 图D 盆腔CT平扫; 图E、F 盆腔CT增强扫描

消化(A卷) 答案

一、单选题 1、A 2、E 3、A 4、A 5、B 6、A 7、E 8、E 9、D 10、B 11、C 12、C 13、D 14、A 15、B 16、B 17、B 18、A 19、A 20、B 21、A 22、C 23、B 24、B 25、D 26、A 27、D 28、C 29、D 30、A 31、C 32、C 33、E 34、C 35、D 36、A 37、D 38、B 39、C 40、B 41、C 42、B 43、D 44、C 45、C 二、多选题 1、AB 2、ABCDE 3、ACE 4、ABCD 5、ADE 6、BCD 7、ABCD 8、ABCDE 9、CE 10、BD 11、ABCD 12、ABCD 13、ABDE 14、BE 15、AB 16、ADE 17、AC 18、ABCD 19、ABCDE 20、AD 21、ABCDE

三、对错题 1、对 2、对 3、对 4、错 5、错 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11、错 12、错

四、填空题

1、胆总管下段结石 肿瘤 炎症

2、胰腺体积变化 胰管扩张 胰管结石和胰腺实质钙化 假性囊肿形成 3、粘膜破坏 粘膜皱襞平坦 粘膜皱襞纠集 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4、球部变形

5、主动脉弓压迹 左主支气管压迹 左心房压迹 6、立 膈下游离气体

7、与胃小弯平行走向 网状 纵行 横行 8、乙状结肠 腺癌

9、回肠末端 节段性 卵石样充盈缺损 平行

10、髓质型 增生型(蕈伞型) 溃疡型 浸润型(缩窄型)

11、胃小弯侧胃角附近 球部后壁 胃窦 五、名词解释

1、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像上为均匀稍低信号,T2WI像上随回波时间(TE)延长,信号逐渐增高,重T2WI像上信号更高,称为“灯泡征”,这是其特征性表现。

2、表现为具有较多环状粘膜皱襞的空肠位于下腹偏右,而环状粘膜皱襞较少的回肠位于上

腹偏左,与正常排列正好相反,故称之为空回肠换位征。此征是全部或大部小肠扭转所致绞窄性肠梗阻的可靠征象。

3、胃气钡双对比造影所显示粘膜面的细微结构,正常胃小区呈网格状或多角形,大小为1~3 mm。 4、梗阻扩张的回肠则多表现为连贯的均匀透明的肠管,形似腊肠,多位于中下腹部,称为“腊肠”征,是回肠梗阻的X线征象

5、憩室是消化管壁局部发育不良、肌壁薄弱和内压增高致该处管壁膨出于器官轮廓外,使钡剂充填其内。

6、胃溃疡侧位像,龛影口明显狭小,似龛影有一颈部,称狭颈征。

7、胃癌的龛影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呈大小不一尖角样指向外周,龛影周围绕以较宽的透亮带,称“环堤”征,环堤内常见结节状、指压迹状充盈缺损,上述综合征象称“半月综合征”。

8、表现为在扩大的空肠内见到较多横贯肠腔,密集排列的线状皱襞,形似鱼肋骨,称之为“鱼肋征”,多位于上腹或左上腹部,是空肠梗阻的重要X线征。

9、气体通过近端梗阻点进入,但却不能排出,以致闭襻肠曲明显扩大.闭襻肠曲的内壁因水肿而增厚且相互靠拢,形成一条线状致密影。此影两侧为高度扩大而透亮的肠腔,形似咖啡豆。是不完全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重要X线征象。

10、胃溃疡侧位像,在溃疡口部常见一宽5~10 mm均匀透亮带,称项圈征。

11、指弥漫型胃硬癌累及胃的大部或全胃,粘膜皱襞平坦、消失,胃腔明显缩小,整个胃壁僵硬,蠕动消失,形如皮革囊袋样。

12、是肝转移瘤的典型表现,即病灶中心为低密度灶,边缘呈环状强化,最外缘密度又低于正常肝,形如牛眼,称“牛眼征”。

13、由于梗阻的肠襻内充满既不能吸收又不能排出的血性液体,在邻近充气的肠曲衬托下形成类圆形软组织的包块影,轮廓清晰,常位于下腹部且位置较为固定,因其形似肿瘤,故称为 “假肿瘤”征。是完全性绞窄性小肠梗阻在仰卧腹平片上较为特殊的X线表现,此征象对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有重要意义。

14、指癌变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而不论其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隆起型、凹陷型和平坦型3个类型。

15、慢性溃疡时,因疤痕挛缩致皱襞呈放射状从四周向病变集中。 六、问答题

1、(1)平扫表现为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密度减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除胰腺增大更明显之外,还可见胰腺内更低密度的坏死区和高密度的出血灶。(2)炎性渗出常导致胰腺边缘模糊,肾周筋膜增厚。(3)增强扫描可见胰腺不均匀强化,坏死区无强化。 2、(1)平扫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密度较均匀,边缘清晰,4 cm以上者中央可有更低密度,偶见钙化。(2)动态增强扫描,典型血管瘤早期为边缘结节状增强,与血管等密度,其后强化向中央扩展,约数分钟后肿瘤呈等密度。部分肿瘤中心始终为低密度,少数肿瘤从中央开始强化或混合强化。

3、(1)典型表现为胆囊腔内一个或多个强回声伴后方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位。(2)若伴有胆囊壁增厚,则出现“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WES征)。(3)泥沙型结石表现为胆囊内细小的强回声光点群,后方伴声影。(4)胆囊壁间结石则为胆囊壁内见强回声光斑,后方伴彗星尾征或声影,体位改变时不移动。 4、①龛影的位置不同:良性溃疡的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外,而恶性的多位于胃腔轮廓之内;②龛影边缘:良性溃疡的龛影边缘光滑整齐,而恶性的龛影边缘不规则;③狭颈征及项圈征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