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年绍兴市高三教学质量调测(理综)(绍兴一模)word版

的百分含量。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步骤②中加入BaCl2溶液过量的原因: ; (2)步骤③中抽滤装置如图,仪器C的名称: ; (3)若省略步骤“③抽滤l”后,能否通

过步骤“⑤抽滤2”同时除去BaSO4 和CaCO3等沉淀,从沉淀溶解平衡的 角度说明理由: ;

(4)步骤⑦浓缩与结晶操作时,当出现下

列现象 时,停止 加热(填序号);

A.蒸发皿液面上出现极薄晶膜 B.蒸发皿底部刚出现细小晶粒

C.蒸发皿底部出现大量的晶体 D.蒸发皿中溶液全部蒸干

(5)取1.00 g干燥的医用级NaCl样品溶解于适量蒸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 3.40g的AgNO3溶

液,Cl-即被完全沉淀。然后用Fe33+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白色AgSCN沉淀的形式析出。

①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呈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写出表示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 ;

②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否则会使n(Cl-)的测定结果 (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③若用0.100mol·L-1 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时,用去上述浓度的NH4SCN溶液30.0mL,则此医用级氯化钠样品中NaCl的百分含量为 .

28.(15分)某种芳香族化合物A,其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67倍。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经测定碳、氢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0.7%和7.50%。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某些生成物(如H2O等)已略去。 相关信息如下:

Iii.G是相对分子质量为90的六元环,E结构简式为: 请同答:

(1)A的分子式: ;

(2)D—E的反应类型: 反应;

(3)B—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已知F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0,则G的结构简式: ;

(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遇FeCl3溶液呈紫色:

②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6)请你设计由 合成 的合成路线: 。

提示:①合成过程中试剂任选; ②合成路线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29.I.(16分)生态学家逐年对一片针阔混交林中的马尾松和山毛榉两个树种的存量进行统计,以马尾松和

山毛榉存量的比值记作Y,以年份为横坐标,作出图一所示的曲线图。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两个树种处于竞争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 。

(2)此针阔混交林中,a年时的优势种是 ,e年时的优势种是 。 (3)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森林生态系统的稳态是靠

生态系统的 能力来实现的。从长远看,在森林生态系统趋向稳态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调节。

(4)此针阔混交林中,新迁入了一种野兔,图二为与这种野兔种群数量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请在图三中画出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将B、D标在纵坐标的合适位置上)。

II.(10分)为探究一一种叫呋塞米的药品对尿液生成的影响,以一定时间内生成的尿液量为测量指标(采用

膀胱插管法用膀胱漏斗收集),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材料与用具:体重相同的正常同龄雄性家兔若干只、适宜浓度的呋塞米溶液、生理盐水、膀胱漏斗、注射

器等。

(要求:答题时对每只家兔产生的尿液量进行测定,手术过程、注射剂量与尿液量测定的具体数值不作要

求)

(1)实验步骤:

①将家兔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用膀胱漏斗收集每只家兔一定时间内产生的尿液。

(2)将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

呋塞米对尿液生成量的影响

组别 甲组 乙组 注射前 注射后 30.(18分)已知玉米的黄粒(D)对紫粒(d)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

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为亲本杂交得到F1,Fl自交得到F2,从而获取黄粒抗病植株进行深入研究。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育种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 。

(2)正常情况下,在F2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率为 ,黄粒抗病类型所占的比率为 。在黄粒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率为 。

(3)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玉米进行处理,从经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

该过程中,要进行“选育”的根本原因是 。

(4)某研究小组获得的F1自交乃测交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相交方式 自交(后代) 测交(后代) 黄粒抗病 898 210 紫粒抗病 305 207 黄粒不抗病 138 139 紫粒不抗病 65 131 对以上结果甲、乙两同学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甲同学认为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乙同学认为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从而使数据偏离正常值。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判断正确,并请说明你认为这位同学判断正确的理由,再简述你探究该同学的判断正确与否的实验设计思路。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

1—5DCBCC 6—10BDCDA 11—15DBCDC 16—17BC 18.BCD 19.AD 20.BD 第Ⅱ卷(综合题共180分) 21.(共20分)

I. (1)28.6(±0.1内都给2分) (2)5.56(±0.02内都给2分)

(3)甲、乙两个实验小组的做法都不会因弹簧自重对劲度系数,}的测定产生主要影响。因为实验中无论

足列表逐差法,还是用图象处理数据,考虑的都是弹簧在悬挂一定钩码时相应的伸长量,而白重仅影响悬挂时的弹簧长度。 评分标准:写出答案的各给1分,说法有理的再各给1分。 II. (12分,每小题3分)

(1)C (2)C、H(只写出一个的给1分,有写错的不给分)

(3)画曲线要求:除c、H两点外,把其余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原点木连入的扣2分。半导体。 22.(共14分) (1)小孩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则

mgsin???1mgcos??ma1 2分 解得a1?2.5m/s2 1分

又因:lAB?12a1t1 1分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