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省榆林市高三化学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Fe2+后,过滤、洗涤;③将滤液稀释至250mL;④取25.00mL稀释液,用0.1000mol?L

﹣1

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实验,平均消耗酸性KMnO4溶液25.00mL。

(5)操作②中用铁粉作还原剂,测定铁的含量 (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操作④中滴定时酸性KMnO4溶液盛装在 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③中稀释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c(Fe2+)= 。

10.(15分)重铬酸钠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强氧化剂,工业上可以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O2)2或FeO?Cr2O3,还含有Al2O3、Fe2O3、SiO2等杂质]制备,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铬铁矿生成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调节溶液的pH所选的试剂为 (填名称),写出生成Al(OH)3的化学方程式 。

(3)Na2CrO4溶液酸化时发生反应2CrO42﹣(黄色)+2H+?Cr2O72﹣(橙红色)+H2O。 ①该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不是”),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②若向Na2Cr2O7溶液(橙红色)中加入足量的NaOH固体,溶液 (填标号) A.变黄色 B.颜色不变 C.变红色溶液

③已知:25℃时,Ag2CrO4的Ksp=1.12×10﹣12,Ag2Cr2O7,的Ksp=2×10﹣7.25℃时,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且溶液酸性增强,该沉淀的化学式是 。

(4)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生产重铬酸钾的反应为Na2Cr2O7+2KCl=K2Cr2O7+2NaCl,结合溶解度图回答,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2Cr2O7的原因是 。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1.(15分)将过量的氨水加到硫酸铜溶液中,溶液最终变成深蓝色,继续加入乙醇,析出深蓝色的晶体[Cu(NH3)4]SO4?H2O。

(1)Cu2+价电子排布式为 ;[Cu(NH3)4]SO4?H2O中,1mol[Cu(NH3)4]2+含有σ键的数目为 。

(2)SO42﹣中S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 ,H3O+几何构型为 。 (3)NH3极易溶于H2O中,可能的原因为 。 (4)N、O、S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5)Cu与F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晶体密度为ag?cm﹣3,则Cu与F最 近距离为 p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列出计算表达式,不用化简)。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2.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 (2)B的结构简式为 。

(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E→F的反应类型为 。 (4)C中的官能团有 、 (填官能团名称)。

(5)由甲苯为原料可经三步合成2,4,6﹣三氨基苯甲酸,合成路线如下:

反应①的试剂和条件为 ;中间体B的结构简式为 ;反应③试剂和条件为 。

(6)E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含有两个苯环且两个苯环直接相连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两个取代基不在同一苯环上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6组峰,峰面积比为2:2:2:2:2:1的结构简式为 。

2019年陕西省榆林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化学与生活、社会科技关系密切,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夏天雷雨过后空气清新的主要原因是放电时N2和O2合成了NO B.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碳海绵”吸收泄露的原油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D.聚乳酸酯的降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分析】A.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氧气,有些变成了臭氧; B.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

C.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吸收泄露的原油时发生物理变化; 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解:A.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氧气,有些变成了臭氧,且空气中固体颗粒随雨水落下,感觉到空气清新,故A错误;

B.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B正确;

C.碳海绵可用于处于海上原油泄露事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高分子是相对分子质量达几万或几十万的分子,聚乳酸酯属于高分子,油脂分子不属于高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社会科技关系有关知识,涉及物质的性质、现象的解释以及物质的变化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化学应用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2.(6分)有机物W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和香料,其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