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设计

8.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题。先出示第8题表中数据,让学生试着比较这几个队员助跑摸底成绩。学生可能在认识上有分歧,要逐步引导他们明确:只比较助跑摸高的厘米数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方法是现分别算出每人助跑摸高的厘米数相当于起身高的百分之几,再比较得到的百分数。

习 题 精 编

一.直接写出得数

31111124+= -= ÷= ×14= 20÷= 4234537927×= 2.1×4= 10-3.7= 13.5÷9= 4.6×10%= 38二.在○里填上“>”“<”或“=”。

2÷3○0.666 0.7×0.8○0.8 2.532○2.532÷0.1

55255○? 12?○12? 62×10% ○ 62÷10% 1818566三.填空题

3951121是;( )米比米多;千克增加就是增加( )千克。 420855611112.( )+=( )×=÷( )=( )-=( ):4 = 0.5

44441.( )的

3.把3米长的绳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3米的( ) .

4.两个数的和是196,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3倍,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5.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6.一辆汽车

31小时行驶27千米,这辆汽车小时行驶( )千米,1小时行驶( )55千米。

四.解决问题。

1.六(1)班有男生24人,女生28人,这学期转走了2名女生。现在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

2.一条公路全长1200米,修路队第一天修了全长的4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2。先估5计哪一天修的多一些?多修多少米?

3.星星小学六月份用水82吨,比五月份多用水6.2吨。五.六月份一共用水多少吨? 4.3月份某商场营业额为250万元,按规定要缴纳5%的营业税,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该商场3月份一共要缴纳税款多少元?

第2课时(总第5课时)

一、 教材分析

【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89页“整理与反思”和89~91页的“练习与实践”1~12

题。

【知识要点】

1.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的: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先算第二级,再算第一级。

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加法.乘法的运算律 名 称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 a+b=b+a a+b+c=a+(b+c) ab=ba abc=a(bc) (a+b)c=ac+bc 3.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4.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和一些简单的运算性质,并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3.使学生加深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析.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4.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并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二、 教学建议

复习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抓住两点进行:

一是明确整数.小数和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是含有两级运算的先算第二级,再算第一级。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二是加法和乘法运算律既适用于整数,又适用于分数和小数的运算。

练习与实践中,要借助第2题,让学生补充其它一些运算性质或运算规律,并补充一些具体的题目,以丰富学生的运算知识。借助第7题,让学生回忆一些其它的百分率的知识。第11题,关键要根据已知条件算出这个月的谷时和峰时的用电量分别是多少,再让学生对照谷时和峰时的收费标准算出谷时和峰时的用电量分别是多少。 三.知识链接

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四下P35.P39例题) 2.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五上P97第11题)

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六上P80例1) 4.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四上P56.P57例题) 5.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四上P61例题) 6.乘法分配律(四下P54例题)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四则混合运算里,第一级和第二级运算是怎样规定的? 2.指名说出运算顺序。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二) 复习运算律和一些运算性质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减法和除法计算时,有时还可以应用哪些运算性质?

指出:计算连减或连除时,如果两个减数先加或两个除数先乘,可以口算出得数,就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先加或者两个除数先乘起来,使计算简便;反过来,如果把减去两个数的和转化成连减或者除以两个数的积转化成连除来计算,可以口算的,可以反过来用这个性质使计算简便。

3.“练习与实践”第2~6题。

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计算,再说说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

1111×4÷×4不能做成(×4)÷(×4)=1÷1=1 44448158115 ÷7+×可以先转化成 ×+×,再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13713137713提醒:

第4题:让学生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分别是怎样想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依据了哪些数量关系。

第5题:第(1)题先让学生在图上标出小芳的行走路线,再列式解答。第(2)题让学生在图上标出两人相遇的大致位置时,要提醒学生联系他们的速度关系进行思考。

第6题:第(1)题让学生先用计算器计算左边3题,再让学生观察有何规律,接着直接写出右边3题的得数。第(2)题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里应用了乘法的分配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

(三) 复习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1)女生40人,男生50人,女生占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男生5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女生多少人? (3)女生40人,占男生人数的80%,男生多少人?

指名口答。 提问:第(2)(3)题为什么都是用男生人数乘以80%?它们都是按照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的?上面题里的80%的对应量是什么?

2.归纳基本思路: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 ”,并且找出与百分之几的对应量,然后列式解答。

3.“练习与实践”第7~12题。

第7题:要先让学生回忆“出勤率”的含义,然后再解答。

第8、9题:要先让学生说出每一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集体订正时,要指名说出思考过程。

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比较这三道题目,使学生认识到:这三道题目都是用十月份的水电费与九月份进行比较。其中,要求“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了百分之几”就是求节约的水电费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几;而“十月份的水电费比九月份节约了15%”,是指节约的水电费是九月份的15%。

第11题:要先向学生介绍有关“谷时电”.“峰时电”的规定。然后再引导学生计算出谷时电和峰时电的用电量,最后再对照标准算出谷时电和峰时电的电费各是多少,并求出它们的和。

第12题:要让学生知道硬座票上浮15%是指春运期间的硬座票比平时的票价贵15%,软座票上浮20%是指春运期间的软座票比平时贵20%。下浮10%就是比平时的票价便宜10%。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习 题 精 编

一.对号入座。

1.432-234=198 987-789=198 654-456=198,仔细观察这三个等式有什么规律,你能再写几个像这样等式吗? ( )-( )=198 ( )-( )=198 ( )-( )=198

2.算式中的□和△各代表一个数,已知(△+□)×0.3=4.2 □÷0.4=12。那么△=( ),□=( )。

3.有一天,六年级出席人数117人,缺席人数3人,缺勤率是( ),第二天出勤率是92.5%,第二天出席了( )人。

4.甲车速度是乙车的120%,甲车比乙车快( )%。

5.在除法算式中( )÷36=12??( )中,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6. 300千克稻谷经过加工,得到大米225千克。这种稻谷的出米率是( )%。 二.神机妙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754??)?30 6.42×1.01-6.42 80.7×8.7+8.07×13 10653171718?392?×153-0.6×53 ??? ×+÷5+ (?)?52452459?5165?三.解决问题: 1.红旗小学师生帮助公园铺草坪。计划9天铺216平方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4.8平方米。实际用几天完成任务?

2.一段路已经修了36千米,比全长的60%多9千米,这段路全长多少千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