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2)

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15.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真理和价值关系的有( ABD ) 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两项既相互联系又相 互区别的基本活动

B.真理和价值相互贯通,互为前提 C.真理和价值在发展中相互引导

D.实践是真理和价值共同的检验标准

16.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含义是( ACD ) A.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 B.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

C.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 D.从个人的愿望和要求出发

17.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 ABC ) A.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从联系中把握事实

D.从各种零散的现象出发

18.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 线,必须( ABC )

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9.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ABCD)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 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 观世界的过程

20.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 状态是( AC )

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 二、辨析题

1.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 在于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答:

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第一,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结合起来,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三,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满足于对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说明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2.辨析“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无感”中 所包含的认识论倾向。

答:这一说法不对。(1)材料中的“感”是指人的感知或感性认识;“物”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世界。(2)材料的大意是:感知也依赖于客观事物,有了客观事物才有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没有客观事物哪里会有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呢?这段话表达了如下观点:第一,人的感知依赖于外界客观事物;第二,人的感知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该材料具有明显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倾向。

3.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 人。

答: 这一说法不对。(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2)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这一说法不对。首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其次,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因此,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5.“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 级立场无关。

答:这一说法不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真理没有阶级性,但是认识和运用真理的人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阶级立场往往制约着人们对真理的接受或选择。

6.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主观世界

答:这一说法不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虽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毕竟是两回事,不能认为,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就上去了。因为,物质文明指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发展水平的现实表现,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发展的思想保证,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二者毕竟是两回事,有各自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代替。因此,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要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三、简答题

1.简述认识的主体与主观意识、认识的客体与客观事 物的区别

答:认识的主体是进行认识活动的人,而主观意识是指意识的形式都是主观的,是意识问题,意识通常表现为情感、意志而认识是对世界的感知。

认识的客体是被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当然也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2.简述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答:(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对认识辩证运动全过程的科学总结,体现了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2)“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们认识具体事物的辩证过程,也是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有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走向特殊的辩证运动过程。正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反复的发展过程中,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地得到解决,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认识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是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生动体现。

3.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答;(1)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不仅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而且是唯心主义一元论所坚持的,比如黑格尔,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但他不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他是在承认绝对精神是世界本原的前提下,主张可知论。(3)只有不可知论才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比如,康德和休谟就是典型的代表。

这一说法正确。(1) 唯心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如果把人的认识曲线上的某个片段加以夸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2)唯心主义哲学也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花朵,在人类认识发展的曲折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3)由于唯心主义哲学颠倒了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脱离了人的社会实践,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因而在总体上是错误的,是不结果实的。

4.简述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以及主观和客观、认识和 实践之间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一,人们认识的根源只能是也必然是客观物质世界。

第二,真理虽然在形式上是主观的,然而真理所反映的内容却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

第三,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真理只能有一个,不是多元的。真理只能是认识与客观对象的一致。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人是有阶级性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和利用,总是受阶级利益的影响和制约。这是阶级对真理的态度问题,而不是真理本身的阶级性问题。

5.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l)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内容的客观性是由它所反映的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决定的;

②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及其结果具有直接现实性和唯一性,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3)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必须坚持真理的一元论,否定真理的多元论。

所谓真理的一元论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两个或

多个。

(4)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决定了真理没有阶级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6.为什么说真理的多元论是错误的?

真理本来只有一个是对的。最近的路线唯一的只有直线。所谓多元是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各自的视角而已。

另外,越接近真理的人越“富有”,越接近真理的国家越发达。

7.如何理解价值范畴?

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所谓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这里所说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例如,衣服、粮食、房子、车辆等物质产品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电影、音乐、图书等精神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它们具有各自的属性。

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 标准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何现实意义?

(1)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但所有的这些理论必须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符合“三个有利于”,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2)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拾取后绑定的,没有任何先例,所以国家在摸索前进,每一

步必须走的十分小心.关于实践的标准,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在我们国家比较牛B.提倡实践(世界是物质的,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所以就以它为指导,自毛泽东以降,几乎每位国家领导人又从中领悟到新的东西,比如毛泽东思想(有个甚么<实践论>可以找来看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更加牛B的东西.而事实上,我国好象也在迅速的发展,印证了它们是对的.

9.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致性。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0.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辩证统 一。

党的思想路线是指导实际工作的认识路线。其基本内容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马克思注意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产生,本质,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是统一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