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进展与现状

第五,用清洁容器;

第六,运输前用预冷容器包装。 (二)批发商应注意

第一,以前处理不当时,要重新剪一次花茎末端; 第二,把花枝插在防腐液中; 第三,用电解水配制防腐液;; 第四,用清洁容器。 (三)零售商应注意

第一,把花枝插在防腐液中;

第二,若花枝萎蔫,重新剪一次花茎末端,并浸在40oC水中。 第三,在配置容器中使用防腐液,并将做法告诉顾客; 第四,每批切花中都装有防腐粉剂。 (四)顾客应注意

第一,当接到配置好的切花时,每天都用温水注满花瓶; 第二,在给自己作插花时。在瓶水中放保鲜剂;

第三,一出现花有萎蔫的迹象,就再在水中切剪茎下部2~3厘米,并把花枝浸在40℃水中; 第四,使用清洁的容器。 九、月季切花保鲜新方法

第一,早上8时以前,将含苞待放的花蕾采下,浸水4小时后在基部“水切”5厘米左右。 第二,每20支1束用高密聚乙烯塑料袋包裹,袋内放入氧吸收剂或蓄冷剂,装入有孔纸箱内,在5℃下预冷4小时。

第三,通过空运或冷藏车送往市场或消费者手中。

第二节 菊 花

一 生物学特性与环境

(一)形态特征: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0~180厘米。茎直立、粗壮、多分枝,青绿色或带有紫褐色,上被 灰色柔毛,具纵条沟,呈棱状,半木质化,节间长短不一。叶形大、互生、呈绿色至浓绿色,叶片有深缺刻,基部楔形,表面较粗糙,叶背有绒毛,叶表有腺毛,能分泌一种特殊的菊叶香气。头状花序(又称篮状花序),花单生或数朵聚生,边缘为舌状花,中部为筒状花,共同着生在花盘上,也有全为舌状花或简状花的。花序的形状、颜色及大小变化很大,有球形,托桂形。卷散形、松针形、莲座形、翎管形等。花色极其丰富。,可分成黄、白、

红、紫、粉等几个色系。小型花单花直径2~5厘米,大型花直径可达 10~20厘米。 种子为极细小的瘦果“,黄褐色,中间膨大。两端略突出,上端呈扁平楔形,外表有纵行棱纹,种子寿命3~5年。

(二)生态习性:菊花适应性强,分布地域很广,从华南到华北都有栽培。菊花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环境条件。要求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pH 6.5~7.2,耐旱也耐弱碱,但不耐潮湿,忌低洼积水,否则会导致整个植株枯黄而死。菊花还忌重茬,连作易发生病虫害和土壤养分缺乏症。菊花具有一定的耐寒力,地下宿根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不同的品种耐寒力不同,据记载,某些菊花的宿根能耐-30oC的低温。 (三)生育特性:菊花的生长发育阶段包括。休眠期、幼苗期、感光期和成熟期(开花期)。 1、休眠期 在低温、短日照及弱光照条件下,菊花的地上部分进入休眠,形成冬至芽。冬至芽呈莲座状,茎短缩,叶重叠。如不经过一定的低温,在适温条件下,节间不能伸长生长。从生理性的休眠开始到满足节间伸长所需要低温的这段时间称为休眠期。

2.幼苗期 由高温与长日照诱导发生,促进幼苗生长发育,打破休眠。休眠期被打破到花芽可以分化的时期称为幼苗期。在这一时期内无论给予怎样的适宜条件,也不可能诱导花芽分化。 3.感光期 从花芽发育开始直到不受。日照长短影响的这段时间为感光期。秋菊品种从花着色开始,日照长度对其开花期无影响。夏菊品种在长日照条件下,可以进行花芽分化,其中一部分品种属于中性类型。感光期后,直接进入成熟期。

4.成熟期 从花蕾着色开始到种子成熟的这段时期称为成熟期,也叫开花期。在这一时期内,过度的高温或低温都可能导致开花障碍,从而影响切花的质量。

二、主要种类周年供应栽培技术

(一)秋菊

秋菊指自然花期在 8月中下旬至 11月上中旬的菊花品种。分为独头大花型

和多头小花型两类。秋菊的生育过程全部在露地完成。 1.种株保存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切花植株,作为来年采集插穗用的菊花老株必须经过严格挑选。 当花朵刚刚绽开、切花还未采收时,应及时挑选花色纯正、长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植株作为母株,并按品种系上标牌。至11月中旬前后,切花采收完后,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将菊花整齐地平茬1次,然后按照标牌上的品种分类囤入阳畦越冬。如果有条件,在囤放前将种株和阳畦做1次消毒处理,则更为理想。挖种株时要注意将整个菊花根部带上挖起,再用手将多余的土轻轻掰掉,只在根的中心位置留些护心土,以减轻重量和困放的体积,挖时切忌将土坨摔在地上。囤放种株时,可先用花铲开一条沟,然后将种株依次码放整齐,种株之间尽量不留空隙。码好之后,用土将根覆盖严实。注意整个种株根部不能高于或低于土表面。囤好之后浇1次透水,以保证整个冬季植株对水分的需求。阳畦上的塑料薄膜要经常清扫,保持干净,以

保证菊花种株能够接受到足够的光照。阳畦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夜晚1~2oC,白天不超过8oC即可。 2.繁殖

(1)扦插繁殖 作为大规模切花生产的秋菊,一般都采用无性扦插的繁殖方法。一方面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育苗周期,繁殖系数高。而且菊花再生能力很强,扦插简单易行,成活率高。3月下旬,将阳畦里的种株挖出,定植到露地,株行距30厘米 ×40厘米即可,然后对种株整形修剪,此时可以得到第一批插穗作为繁殖材料。应给予种株良好的水肥管理,以便获得高质量的插条。一般秋菊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扦插适宜期、利用宿 根萌发出来的新芽,可以反复剪取繁殖材料。截取顶部8~10厘米长的健壮嫩梢作为插穗。瘦弱、生长势差的枝条均不宜采用。插穗采下后,应立即浸入水中,并应做到随采随插:扦插之前,插条还须进一步加工,去掉基部1/3的叶片,如上部叶片过密,也应摘去1/3~l/2,以减少水分蒸发。再将插穗基部的切口修成马蹄形,即可供扦插之用。

扦插可在插床或育苗盘中进行。扦插基质应具有土质疏松、通透性好、保湿力强等优点,一般可以选用煤石、珍珠岩、普通田园土掺入少量砂质土,或者草炭土与砂性黄土,以2:1的比例混合。扦插前可对基质消毒,杀虫杀菌一并进行。扦插时,先用竹签开洞,然后将插条插入土中,以减少土壤对插条切口的摩擦。插入土中的深度约为插条全长的1/3。插后将土按实,使土壤与插条密切接合。然后立即用喷壶浇水,水量要足,饱和后停止浇水,待水分被吸收后,再浇几次,直到完全渗透为止。同时向插床四周喷水,增加空气湿度。浇完水后应立即搭设荫棚或加盖苇帘、遮阳网等物,防止阳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一般刚扦插的插条需要罩上薄膜,既可保湿又能保温,尤其在刚插完的前几天。一定要做好遮荫及保湿工作。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视温湿情况,打开薄膜放风,常向插条及周围喷水,切勿失水。l周后,插条开始愈合发根,水量可逐渐减少,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早晚可接受些阳光。经2周左右,大部分插条即可生根,浇水量再减少些,保持不干即可。并撤掉薄膜,逐渐见光。扦插菊花除了选择适宜的扦插基质、保证湿度及必要的遮光措施外,温度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菊花在4℃以上即有发根的可能性,最适宜的发根温度在15~ 20oC之间。温度过低,生根所需时间延长;温度过高,则易造成插穗腐烂。 (2)组织培养繁殖

①材料准备:外植体取菊花老根抽生的新枝嫩茎,或在当年扦插成活的植株上取其嫩茎。将嫩茎上的叶片连同叶柄一起摘除。

第一,外植体消毒。将嫩茎在清水中冲洗数次。再用洗涤剂洗涤、漂清,进入接种室;先用0.1%的吐温浸泡2~3分钟,主要为了脱去嫩枝表面的绒毛,然后,在70%的酒精中浸.30秒钟,再用1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8~10分钟,最后用无菌水漂洗6~7次,即可作为接种材

料。

第二,接种。将接种材料切成0.5~1厘米长的小段,在超净台上的火焰控制范围内,将其接种在已准备好的培养基上。

②培养基: 菊花培养基为MS加 6-BA 2毫克/升加奈乙酸(NAA)0.2毫克/升(或附加激动素KT 2毫克/升加奈乙酸0.2毫克/升),培养基的PH6~6· 5,在常规灭菌条件下,经 20分钟高压灭菌后冷却备用。

③培养条件:在室温25±1oC并用日光灯加光8小时的恒温室中培养,经2周左右可陆续产生愈伤组织及绿苗,1月左右经过转移,绿苗继续丛生、伸长,再经转移增殖。

④生根培养:生很培养基为MS加奈乙酸1~2毫克/升。将绿色小苗茎段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约10天后生根。

⑤试管苗移栽;试管苗自试管中取出,洗去附盖在秒上的培养基,移栽到蛭石(珍珠岩、细泥炭颗粒等)培养基质中,浇灌清水,10天左右发出新根后,可以移入培养土中进行常规栽培。 3.定植及栽培管理

定植之前应将扦括成活的菊花苗从荫蔽的环境中移至室外通风处锻炼2~3天,称之“炼苗”,以使幼苗有一逐渐适应环境的过程。秋菊定植的适宜时期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一般扦插后25~30天即可定植。

定植前,先要深翻,敲碎、拉平土壤,再筑畦,施足农家肥。一股做成1~1.2米宽的畦。定植的株行距为20×25厘米,过密影响植株通风透光,妨碍植株的正常生长;过稀则若减少单位面积的切花产量。

地栽菊花缓苗后,应及时进行一次摘心,只留最下部5~6片叶,以保证每棵植株产生5-6个分枝,即每株菊花生产5-6枝切花,如果每株留花枝过多,会影响切花的质量,有可能推迟花期,每株留的花枝少于3个,不但降低产量,还会消耗过多的养分,使茎秆过于粗壮,与花头的大小不成比例,不符合切花品质的要求,并且重量加大,不便运输。因此,应适当选择保留花枝数。 菊花在生长前期,需要多次中耕除草。中耕即松土可以避免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及有机质的分解,便于根部吸收养分。中耕还可切断土壤表面的毛细管,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保肥、保墒能力。中耕应结合除草同时进行。尤其雨季,杂草生长迅速,又值菊花生长初期,大约15天就应中耕1次。小苗,近苗根处中耕宜浅;大苗距根苗远处宜深耕。

菊花喜肥沃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忌水湿、怕涝。为防止七八月间雨季积水,影响菊花正常生长,应在生长前期及时采取措施防涝,将普通畦改为深沟高畦。具体做法是:当植株长至 2 0~30厘米高时,及时上土,即将畦埂上的土翻出,均匀地撒入畦内,直到原来的畦埂变为畦沟,深度大约20厘米。上土可结合施肥同时进行,将麻酱渣或颗粒肥等肥料撒在畦埂上,每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