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及其解析 - 图文

《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标准依据PDCA模式,按照施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的管理流程,系统描述了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采用施工企业熟悉的思维和思路,熟悉的施工流程和语言文字,熟悉的质量管理内容和方法,全面落实了ISO9000标准在中国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应用要求。

3、管理内容和兼容需求的行业化。

ISO9000标准是开放性的管理规范,它不仅强调企业管理体系自身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还提倡可以兼容其他管理体系和方法,体现了企业管理体系集成实施的客观需求。

一方面,《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在管理内容方面着力进行了行业化,包括:施工准备,施工设计,施工分包,施工机具等专门的质量内容都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特点,特别是根据施工企业质量规律的内在联系,细化和强化了投标及合同管理、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及突发事件管理等部分内容,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实施有效管理奠定了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在项目质量管理的策划、实施、事故应急、过程改进等方面做出了可以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成本等管理体系方面进行相互兼容的管理内容,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体化运行和持续改进提供了合理的平台。

4、管理要素接口(界面)的行业化

由于要素之间的利益关联性,ISO9000标准突出强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接口管理,明确质量管理者责任,界定相关方的质量责任。

《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专门就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接口进行了专门管理规定,在目标策划、岗位责任、制度建设、项目投标与合同管理、质量策划、施工过程控制及测量、改进等方面全面关注过程要素之间的接口风险,同时又留有一定的协调余地,力求工程质量管理的稳定性。

—5—

5、控制重点环节的行业化。

由于施工企业的特点以及我国当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项目设计管理的内容在实施环节存在一定的争议,考虑到国际同行业的现实惯例和国内项目总承包管理的发展趋势,施工企业的设计管理是应该考虑的重点。

《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把ISO9000标准的基本要求与上述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明确施工设计(施工图设计,图纸深化设计,图纸优化设计等)可以进行选择,不进行施工设计的企业使用本规范可以不执行本规范的相关条款。这种标准的处理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6、实施方法的行业化。

ISO9000标准是以欧美国家制造业为集成产生的,虽经多次修订,可以适用于各种行业,但是由于在具体贯彻执行时,未能解决结合行业特点进行改造的问题,缺少可操作性的施工企业实质性的指导方法。

因此《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的编制方法是力求尽快改变这种情况,构建一个能够有效满足工程建设的专业性需求,完善工程施工企业质量的行为规范。具体体现在大量采用和吸取了本行业和其他行业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并进行了适度提炼。

如:一方面施工准备、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的确认和管理,总分包管理,质量突发事件或缺陷的应急管理等。

另一方面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开放式应用,包括人体功效、心理管理、统计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等,提升施工行业质量管理方法的适宜性。

7、管理创新途径的行业化。

ISO9000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的内在动力来自于创新进取。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创新能力正是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体现。

《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为了通俗的衔接持续改进与质量管理创新,在术语中明确定义了质量管理创新:在原有质量管理基础上,为提高质量

—6—

管理效率、降低质量管理成本而实施的质量管理制度、活动、方法的革新。通过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团队等提升施工企业的持续改进的能力。

《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为施工企业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培育企业竞争能力奠定了科学的预留空间。可以包括:低成本条件下的质量管理创新,低碳经济条件下的质量管理方法创新,融资建造的质量管理,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的质量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质量管理战略创新等,这些可能直接提升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竞争力。

三、《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与发展 (一)《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集成和实施

《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规定了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要求。这种管理的生命在于系统运行的品质,集成质量管理的水平。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实践。《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性实践的基础要求,需要有机的集成和实施。

1,构建适宜配套的质量管理机制。

质量管理需要配套的质量管理机制。施工企业应该建立与《规范》配套的质量管理机制,从工程建设企业的质量管理入手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包括:

〖1〗质量责任制、

〖2〗多种承包类型的质量组织结构、 〖3〗质量控制运行方式、 〖4〗质量激励机制、 〖5〗质量诚信、 〖6〗质量文化

〖7〗与质量有关的相关集成管理等。

—7—

构建这样的机制,必将有效的促进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团队的整体层次,带动建设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树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理念。

行动之前理念必须先行。一个优秀的施工企业应该具备高品质的理念,自觉领会《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的理念内涵,结合质量管理的外部和内部环境灵活的运用《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及时提升《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应用的有效性,这是充分发挥《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应有作用的重要条件。

3,提升未雨绸缪、持续改进的竞争力。

应该把握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从产品的结构组成、科技发展、节能减排、功能提升等分析工程建设企业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未雨绸缪,积极准备,调整自己的发展管理方式,从而实现预定的质量目标,增强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

4,营造先进、适宜的质量文化。应能够发现工程项目现存共同的质量问题、相关特殊的个性问题和项目诚信不高的原因,关键应该建设人性化的质量文化,为提升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信誉构建系统的质量管理机制提供客观的平台,形成道德、文明、品质高尚的质量价值观。

5,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推进体制。应客观预测行业项目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明确自己质量管理的优劣条件,研究企业质量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改进方向,从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全过程,形成强有力的质量推进体制,使得企业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展与提升

目前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发展也必将相应的发生发展战略的调整,因此《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规范》必须与时俱进。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