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
最后,本文的一些分析方法也丰富了这方面的实证研究,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启发。
2.2文献综述
对于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曾经做过大量的研究。Atje&Jovanovic(1993)利用Greenwood&Jovanovic(1990)的模型研究了1980-1985年期间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40个国家的人均GDP与股票市场增长率的关系,发现股票市场对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影响显著,而银行贷款对人均实际GDP增长甚微。Asli Demirguc一Kunt和ROSS Levine(1996)利用反映股票市场发展的四个指标研究了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关系,发现在人均实际GDP和资本市场发展之间有某种对应关系,一般而言,在人均实际GDP较高的国家,股票市场发展程度也较高。Harris(1997)不同意Atje和Jovanovic的看法,他把股票市场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证分析他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在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地关系,而发展中国家他们之间关系并不显著。Shiller(1981)证明了美国的股票市场是与宏观经济相背离的,但美国有很多文献都在试图证明宏观经济变量能够预测证券市场收益率,其中,Fama(1990)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股票价格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正相关关系。Peiro(1995)研究了三个欧洲国家(法国,德国和英国)也得到了和 Fama(1990)类似的结论。同时,两位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在长期和短期表现有所不同。对于亚洲股票市场,Mukherjee 和 Naka (1995)对日本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的股票价格与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率、利率、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Kwon和Shan(1999)研究了韩国股票市场,Maysami和Koh(2000)研究了新加坡股票市场,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股价指数与某些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同另外一些宏观经济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1]。
我国学者在国外学者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近年来也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谈儒勇(1999)研究了中国金融中介、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金融中介对经济增长有强烈正相关关系,而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殷醒民、谢
[1]
资料来源:《中国股票价格和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分析》,作者:高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6
洁(2001)对1993—1999年期间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储蓄率的增长进行回归发现,我国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交易率的提高增加了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我国经济更快的增长。赵振全(倪德峰,2003)等使用GDP增民率和居民储蓄率这两个经济增长指标,对股票市场规模、流动性、波动性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对GDP增长率和股市指标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仅具有微弱的正向作用,股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当有限。冉茂盛、张卫国(2002)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其规模的扩大己经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微弱的正向作用,然而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十分不明显,股市规模的大小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强。
第三章 实证分析
3.1研究方法
本文抛开了以往诸多股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研究思路,而是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采取了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在考察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的关系时,我国学者侧重考察的是单个经济变量与股市的相关关系,但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彼此相互影响,对股市的作用也可能相互抵消。
因此,本文通过EViews软件,采用的是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法(OLS)对股票市值和GDP、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量作为一个系统来全面研究,并通过EViews软件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作出检验,以提高科学性与准确度。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简称OLS)的基本思想是:假定我们获得了变量X和Y的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xi,yi),i=1,2,??,n,并且估计出了参数?0,?1,则可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样本回归直线SRF(即样本回归函数)。为了使得SRF尽可能地接近PRF(即总体回归函数),一个很自然的想法就是使每一个Y的估计值yi都接近真实值yi。由于?i=yi-yi,所以使每一个Y的估计值yi都接近真实值yi就是使所有的误差项?i的估计值?i越小越好。考虑到n个点的拟合误差均应较小,且?i有正有负,因此,为使所有的?^^^^^^^i
7
都尽可能小,就是使??i2最小。其基本思路是:在来自于总体的n个观测点中,
i?1n^找到一条直线,使得这些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对现有文献资料的研究和经验分析,得出可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股票总市值、流通市值、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货币发行量等等之间关系模型的判断,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大好处便是无须考虑变量之间的具体安排,便可知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程度。之后,运用t检验、F检验等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判断其合理性。最后,对其作出经济解释,进一步证实本文建立的模型的正确性。
3.2变量的选取
在本文研究中,根据需要变量分为对数和绝对数两种。对数是对其增长率的研究,且经对数处理过后,对回归模型的拟合性更加精确;绝对数就是不加处理的单纯的数据,能直观的表现出直接的影响。
3.2.1因变量的选取
股市总市值:它是指单只股票用它的价格乘以它的总股本得出市值后,再将各个股票的市值累加就构成股市总市值。它的优点是不仅直接表现出股市的好坏,而且反映了上市公司经济总量在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发挥“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所以研究它既是对上市公司经济总量的考良,又是对这个宏观经济窗口的表现力的分析。对数变量形式为lntovalue,绝对数变量形式为tovalue。
总股本:即股票的数量,是所有上市公司股票数量之和。上市公司增加或增发,它就会增加,上市公司退市或缩股,它就减少,它能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经营的好坏,也间接表现了股市的繁荣,若股市红火,公司乐于上市开展直接融资,反之亦反。对数变量形式为lntostock。
流通总值:我国在建立资本市场的过程中,由于出现种种原因,在市场的流通性上,人为地将股票分为了流通股和限制流通股两种,所以流通总值就是市场上所有流通股的的价值。股票的一大特点就是可流通性,而且流通总值也是股市总市值的一部分,因此,对它作研究不光可了解股市的交易的活跃度,还能知悉流通总值对股市总市值的杠杆影响程度。对数变量形式为lncuvalue,绝对数变
8
量形式为cuvalue。
3.2.2自变量的选取
经济增长率:实际经济总量,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反映,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持续、稳定、高速的GDP增长表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制约经济的各种矛盾趋于或达到协调,人们必然对未来的经济产生好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增长,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市场活跃、供需两旺,社会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伴随着总体经济的增长,公司利润将持续上升,其经营环境得以不断改善,人们有理由预期其红利和股息的稳定增长,因此,将使股价不断攀升。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将得到提高,收入的增加必将促进消费和投资的需求,从而使股市需求增加,股价上扬;相反,如果GDP处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状况,或甚至处于紧缩的态势,表明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有激化的可能,从而孕育着一个新的经济衰退。证券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将如何对GDP的变动做出反应呢?不能简单的以为GDP的增长将伴随着股市的上扬,有时恰恰相反。所以本文采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它不仅能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而且在回归模型中避免了时间上的伪回归的不准确性。形式为gdprate。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之一。一方面,通货膨胀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经济的稳定增长受到威胁,企业利润变得不稳定,投资趋于茫然,投资者心态受到严重影响,政府采取的反通货膨胀政策,如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会使股票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受到不利的影响。企业经营者和股票投资者不能很明确地预知股票盈利水平,企业利润变得不稳定,使新增投资停滞不前,这都会使股价上升缺少实质性的支撑。另一方面,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过多造成的。货币供应量增多,一般能刺激生产,增加公司利润,从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股息的增加会使股票更具吸引力,引起股价上涨。通胀的结果是商品价格的普遍上升,如果企业的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高于工资和其它成本的提高幅度,通货膨胀便有可能促进投资和企业盈利的增加,这又会使股价上升。物价的变动还影响到股票投资者,导致股票价格变化,通货膨胀造成货币贬值,人们为
9